让天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福地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本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侧记
2017-08-16韩雯,马宬
让天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福地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本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侧记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要加快建设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天津,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让天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福地。
据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本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82.7万户,同比增长19.6%。其中,民营企业达37.7万户,同比增长25.2%;民营科技型企业达8.5万家,规模过亿元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达3400户,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971家,分别占全市总量的95%、85%和91%。万人民营企业户数达241户。民营经济作为拉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月1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时,展开专题询问。
冯志江、王玉佩、齐朝晖、宋金链、杨蕊、李春峰、张彦森等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先后发表审议意见并提出询问。市中小企业局局长薛辉、市审批办副主任刘新佳、市金融局局长聂伟迅、市科委副主任李宝纯、市国资委主任彭三作出回答。
“目前,有的民营企业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不了解、不掌握,甚至不知道去哪儿获取这些政策信息,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近年来,市政府围绕提高审批效率,想了不少办法,但是民营企业反映在一些环节上仍然存在流程不顺,衔接不好,审批难,审批繁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本市在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出题者”通过深入调研,汇集了许多人大代表和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询问,主题突出、问题集中、对象具体,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回答者”答复简单明了,切合实际。大家的目标一致:齐心携手“浇灌施肥”,争创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让 “福地”结硕果。
强化工作督察 让好政策“落地开花”
“目前,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如何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
“关于提供更多渠道让民营企业了解和掌握政策方面,在坚持原有政策宣讲、编印汇编、媒体解读等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又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着力提高企业对各项政策的知晓度。”薛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是加大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频次和力度,开展全媒体广泛宣传政策。二是打造统一政策推送平台,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近期将试运行,通过该平台,提供政策咨询、科技创新、融资投保、法律服务等。三是开通民营经济微信公众号,把最新政策信息直接送到企业终端。
针对目前有的民营企业反映政策定得挺好,但兑现起来还很难的问题。薛辉表示,将对各部门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以及办事规范化流程,让企业办事简便易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委托第三方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将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由市委、市政府督察室牵头,市民营办、市中小企业局等配合,对市有关部门和各区贯彻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察,对整改落实不力的,追责问责。
多项举措提高民营企业办证效率
“现在实行的是先照后证制度,感觉办照容易了,但办证还是比较难,下一步如何解决好办证难的问题?”
刘新佳表示,针对这个问题,正在想方设法简化办证手续。首先,组织市区两级审批部门进行集中清理,坚决取消各类无谓证明、繁琐手续和审批部门擅自增加的申请材料。推进一口进件、一口出件的服务方式,落实“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天办结服务机制。对于较为简单的事项,实行企业审批前承诺、审批后兑现的“承诺审批”制。利用移动APP、微信应用、信息推送订阅、政策解读等功能,实现“一点登录、一号登记、全网通办、高效服务”。探索试行教育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多项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为企业打掉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拦路虎”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聂伟迅说,金融是民营经济的血液。目前,本市施行的一些举措对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民营企业上市步伐、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等。下一步,还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为民营企业做好金融服务。
一是围绕一个中心,继续开展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金融创新机构来天津发展。二是出台两个政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方位普惠金融实施方案。三是打造三个平台,为到天津发展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服务的平台、企业征信平台、银企对接的金融平台。四是发挥四个功能,为“双万双服”、驻津的金融机构做好服务,通过海河产业基金为民营企业发展做好引导服务,推动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借助互联网金融成本低的优势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走科技创新之路有资金支持
走科技创新之路,可以让民营企业走得更远更高。“在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市中小企业局局长薛辉、市审批办副主任刘新佳、市金融局局长聂伟迅、市科委副主任李宝纯、市国资委主任彭三作出回答。
李宝纯说,目前,科技含量不高确实是民营科技企业的软肋。对此,本市鼓励民营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立企业创新平台,例如,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就是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由联盟围绕企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来组织开发,不仅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也可以将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推动科服科技电商服务平台发展,汇聚了1400多家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资助企业购买科技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鼓励企业参加全市以及全国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在大赛中获奖的不仅要给予资金资助,还给予打包贷款支持。
为国有民营“联姻”搭建平台
目前,本市的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迎来了与国企共进发展的难得机遇。“今年1月份召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后,制定下发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支持民企参与国企改革。为了给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改搭建平台,在今年6月4日‘民企天津行’和6月6日‘融洽会’期间,将举办混改推介对接会,对国企混改项目尤其是市属集团层面混改进行重点推介。”彭三说,目前,这项活动已汇总拟混改项目约200个,预计引入外部资金1200亿元。“希望民营企业抓住契机,与国企共赢共发展,谱写新篇章。”
让天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福地,需要良好的环境来支持。正如张彦森委员在发言中所说:“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将迎来‘万物复苏’。”
(撰稿/韩雯 摄影/马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