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协同的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彩虹引领工程”为例

2017-08-16王尧骏李孝明

关键词:校友彩虹协同

王尧骏,朱 敏,李孝明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多元协同的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彩虹引领工程”为例

王尧骏,朱 敏,李孝明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生涯规划指导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战略环节。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竞争力及职业适应能力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了“彩虹引领工程”,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大学生。“彩虹引领工程”贯穿大学本科四年,从自我认知、朋辈榜样、导师辅导和贤达领航四个维度,具体实施“橱窗计划”、“北斗计划”、“聚沙计划”、“领雁计划”、“教练计划”和“紫领计划”等六个计划,对学生精准分类,精细化指导,协同多方育人资源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经过全体教师、校友和学生的多方配合,进展顺利,初显成效。

彩虹引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精细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列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1]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2]。为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必须按照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的教育管理。大学一年级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是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奠基阶段。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内容信息量的加大以及专业选择等影响,在思想、学习和生活诸多方面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这些因素对高校育人工作带来许多压力和挑战,制定统一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使个性解放的学生得到满足。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高校和学者开始探索与创新育人模式,如弗吉尼亚大学建立“创新实验室孵化器”以支持种子期和早期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资金、师资、场地、技术和无偿法律服务[3]。中国科技大学以国家实验室为平台,以科技英才班为抓手,联合中科院研究院所,结合学校基础教育优势和中科院优质科教资源,通过“拔尖计划”的实施,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套路,探索“三结合、两段式、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4]安徽农业大学探索形成了党政联动—科教融合—校企互动—内外延伸—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维恩型协同育人新模式。[5]除了部分高校的特色做法以外,还有学者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优化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如刘延东指出,“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使高校育人传统、丰富的科研资源、高水平科研队伍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6]陈爽[7]提出了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邱学青等[8]提出了创新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内协同育人体系;李维春等[9]研究了以企业导向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型及合作机制,分析企业在协同育人中发挥的作用;方平等[10]对校友协同育人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集约化的校友育人资源,打造优质化的校友育人队伍和推行“双赢式” 的校友育人项目。也有部分高校开始探索从大一新生始业教育开始的育人模式改革,将传统的始业教育在内容、形式上进行整合。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从2013年开始围绕学生始业教育和一年级德育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体系,即“经济管理类专业多元要素整合培养的彩虹引领工程”(以下简称“彩虹引领工程”)。

一、“彩虹引领工程”的内涵

“彩虹引领工程”将协同理论引用到人才培养中,利用多元要素协同作用帮助高校实现最优的人才培养状态,利用高校各类资源有效培养优秀人才。

“彩虹引领工程”在传统始业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贯穿大学本科四年的育人体系,旨在教育和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发展目标,促进高年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该体系也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优秀人才。“彩虹引领工程”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代表七类职业发展重点引导方向,分别为:以红色代表公务人员就业项目,象征又红又专;以橙色代表营销精英培育项目,象征热情与拼搏;以黄色代表金融行业就业项目,象征财富与责任;以绿色代表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象征奉献与希望;以青色代表考研与出国留学项目,象征青出于蓝;以蓝色代表自主创业项目,象征商机与创新;以紫色代表电商就业项目,象征勇气与责任。七种色彩汇聚就成了一道可达彼岸的人生彩虹。

该育人体系以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让每位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接受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生涯规划讲座、学科专业介绍、科研训练计划、分类实战项目等全过程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院为每个寝室配备一名寝室成长导师,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优秀的高年级学生骨干做助理班主任,为每个专业配备3名校内外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全方位引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同时,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搭建实习实践平台,邀请优秀校友和行业精英做生涯规划教育兼职人员,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二、“彩虹引领工程”的体系构建及实施方案

“彩虹引领工程”在传统始业教育和育人教育的基础上,分类指导,精细服务,营造氛围,提升内涵,培养优秀人才,实施一年级学生教育工程、高年级引领工程,形成贯穿大学本科四年的具有特色的“彩虹引领工程”,以“唤醒”→“启明”→“探路”→“寻标”→“试水”→“寻梦”为学生引领教育的基本路径,从自我认知、朋辈榜样、导师辅导和校友贤达领航四个维度,实施橱窗计划、北斗计划、聚沙计划、领雁计划、教练计划和紫领计划等六项计划,启蒙、引领学生,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彩虹引领工程”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彩虹引领工程”组织框架

(一)实施“橱窗计划”,唤醒职涯意识

朋辈教育是基于相似的外部环境、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行为方式,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交流传递价值观念、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依托“橱窗”设计原理来推广朋辈教育价值。因此,该计划融合朋辈教育和“橱窗”理念,优化朋辈教育效果,将优秀师生作为典范,成为新生学习榜样和奋斗目标,并拓展其成长空间。 “橱窗计划”以彩虹点津台为载体,主要面向大一新生,邀请优秀教师与新生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及学术研究路径,为大一新生的大学生活做好示范和指导。同时,依托彩虹故事汇,收集高年级优秀学生各类典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电影等新型载体,向新生展示优秀学生的风采,为其开始大学生涯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榜样展示,让每一位大一学生学会积极探索自我,确定人生榜样,挖掘人生目标,为有序的大学生活奠定基础。

(二)实施“北斗计划”,领航职涯方向

北斗卫星具有精准和导航的功能。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需要有引路人来导航,而明确清晰的生涯目标需要依托生涯规划来具体实施,因此做好每一个大一新生的个体咨询与发展性咨询十分重要。“北斗计划”以彩虹心驿站为主阵地,将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以及班主任助理等充分利用起来,做好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发展性咨询,启迪学生。而“北斗计划”以发展性咨询为基础,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大一新生班级成长导师,让他们成为新生的引路人。在此基础上,挖掘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潜力和需求,辅之于学生个性培养与发展的生涯规划方案指导,明确职业目标,绘制未来生涯宏图,汇集以职业目标作为分类标准的各个生涯规划组,最终形成代表经管类学生七个就业方向的“彩虹生涯绘”。

(三)实施“聚沙计划”,探寻职涯色彩

“聚沙计划”意指聚校内外师生力量之“沙”,成就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之“塔”。有“橱窗计划”唤醒职涯意识,有“北斗计划”引领职涯方向,同时更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启迪。因此,学院充分发挥各系各专业高级职称教师的作用,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就业指导为目标,在大学二、三年级开展“聚沙计划”,形成不同专业、不同职业领域的彩虹教师团。彩虹教师团分门别类的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理论学习、指导优秀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带领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电子商务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和生涯规划大赛等,进行分类指导,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传帮带机制、充分挖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质,进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为职业发展确定方向,最后形成职业发展的彩虹七色谱。

(四)实施“领雁计划”,确立职涯目标

领雁就是要有领头雁的带领。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校内优秀教师培养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挖掘优秀校友发挥领头雁作用,帮助在校学生不断明确职涯目标。领雁计划充分利用“领雁”(职业领域的标杆)的资源,合理发挥“领雁”自身的行业资源,借助行业精英的专业引领力量,来解决在校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问题。因此,“彩虹引领工程”邀请优秀校友返校,搭建彩虹沙龙、幸福下午茶等平台,让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校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交流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经历讲述,也可以互动问答式,从而形成全面而具体的职业目标交流。并以此为依托,聘请优秀校友为相应专业班级的成长导师,从而建立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的长期互动交流,形成长效的领航教育机制。

(五)实施“教练计划”,提升职涯能力

“教练计划”是通过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有效问题,激发被教练者向发掘自己的潜能,向外探求更多的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更加快捷、容易的达到目标。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因此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教练计划”是在校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平台。该计划以职业领域进行分类,组成金融、电子商务、营销三大行业,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大型企业等职业领域中的行长及企业家中聘请“大学生职业教练”,每位教练每期带领3~5名大三优秀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职场实习,帮助学生了解相应行业的发展现状、工作特点、职业素质要求、入职门槛等全方位职场信息,形成彩虹训练营和彩虹workshop。让在校生走近职业人,走进就业领域,进入工作状态,从中更深入地了解职场环境,更好地认识自我与职场的匹配度,最终通过搭建校园与职场、学生与职场人士有效沟通的桥梁,进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六)实施“紫领计划”,追逐职涯梦想

紫领(purple-collar)指既能动手,又能动脑,而且在各自的领域红得发紫的职场精英。因而,“紫领计划”以“卓尔不群、超越自我”为出发点,以培养精英式人才为终极目标,组建彩虹精英俱乐部。该计划的目标是寻梦,在前期自我探索、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校友领航和职场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提升学生在学术科研、学生工作、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能力,旨在选拔出一批具有理想信念、斗志昂扬、敢于挑战、突破自我的高素质人才,打造精英团队,成为业界紫领。

三、“彩虹引领工程”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彩虹引领工程”实施四年以来,根据整体框架,展开实施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更加清晰

“彩虹引领工程”从新生入学第一课开始,改革传统的开学典礼模式,坚持以“怀德·寻梦”为主题,以形式新颖的怀德教育树立新生品德意识,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为人、为学、处世的基本道理,唤醒学生怀德、感恩、自省、自知的原始意识,激发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内心渴望。以“彩虹引领工程”六个计划为载体,教育和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四年来,新生生涯教育覆盖全体大一新生,受益学生累计达3000余人,指导学生在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让学生更加明确生涯发展目标,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

聘任优秀校友担任新生班级成长导师,依托校友资源,做好大一新生的个体发展性咨询。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近年学院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1项;大学生国家创新项目8项,获得浙江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00余项,本科生参与覆盖面达70%以上。

(三)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

依托“彩虹引领工程”中“教练计划”的教练聘任和学员选拔,邀请了优秀校友担任职业教练,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分别进入银行、电商和营销行业实习,帮助学员了解相应行业的发展状况、工作特点、入职门槛等全方位职场信息。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企业需求,进行有效匹配,重点推荐,一对一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彩虹引领工程”各项计划的有序推进下,学院2014届、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有较大提高,就业率超过97%,连续四年获得“就业创业先进单位”,就业满意度也位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在“彩虹引领工程”的推动下,学生的就业意向更加明晰,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就业,其中连续四年超过500人进入金融行业就业,300余人次进入电商行业就业等,“彩虹引领工程”七个就业方向的人数也稳步上升。

四、“彩虹引领工程”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的思考

“彩虹引领工程”实施,也引发了笔者对育人体系的一些思考和研究,希望能给其他学校学院提供可能参考的建议。

a)将“精细化”管理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利于学生找准定位,进行合理的生涯发展规划。

“精细化”管理,源自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先进管理文化和方式代表的“精细化”管理,被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所接纳。面对不同地域、相异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发展取向的高校学生群体,在给予普遍性的指导外,还需要分专业、分特长、分种类地实施有针对性的资源匹配,对学生实施精细化指导。“彩虹引领工程”中,“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代表学生的七类发展方向,是针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进行“精细化”培养。通过学生对自我的准确认知、职场体验,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能够在整个“彩虹引领工程”中循序渐进地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前进。

b)“彩虹引领工程”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工程。

传统的学校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还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百闻不如一见,百言不如一行,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有说服力与生命力。“彩虹引领工程”中除了诸如“彩虹讲师团”这样的理论学习外,还有大量的实战项目,学生将通过“教练计划”等项目得到在企业中实习机会,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技术,同时将遇到问题带回理论学习中来解决,两者有效整合起来。诸如此类,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实践,学习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等,进而提升个人竞争力。

c)“彩虹引领工程”注重多元要素整合培养,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人才培养体系。

“彩虹引领工程”中,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邀请各专业领域中的优秀校友参与进来,搭建起了高校与社会全员培养人才的格局,注重朋辈榜样将对学生进行深刻影响。从橱窗计划中对自我认知的唤醒到紫领计划中在实践中对于兼具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职场精英的培养,“彩虹引领工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也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地培养。

总之,“彩虹引领工程”育人体系在助推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科学开展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其具有经管特色的模式经过适当的改善和调整,可以普遍适用,具备较强的推广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彩虹引领工程”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还不够完善;可协同的资源目前局限于校内和校友资源,“彩虹引领工程”的实施手段和资源渠道有待于拓宽;教练计划覆盖面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影响面等。

[1] 张晓军,李圭泉,李鹏飞,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4(22):54-57.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意见:教基二[2014]4号[A].(2014-03-30)[2016-09-13].

[3] 樊平军.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以弗吉尼亚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器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25-128.

[4] 杨凡,周丛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中国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0-22.

[5] 朱绍友,孙伟,章孝荣,等.对高校协同育人及其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7):41-44.

[6] 刘延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78.

[7] 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76-79.

[8] 邱学青,李正.创新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内协同育人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23-25.

[9] 李维春,赵书敏,谢开勇.企业导向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型及合作机制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89-95.

[10] 方平.略论高校校友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65-366.

(责任编辑: 王艳娟)

Rainbow Guiding Project: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in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Multi-factor Cooperation

WANGYaojun,ZHUMin,LIXiao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link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recent year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Rainbow Guiding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directi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professional adapt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excellent colleg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strong competitive ability. So-called Rainbow Guiding Project runs through the four years of undergraduate courses and involves four dimensions: self cognition, peer model, tutorials and elite guidance. To be more specific, six plans are implemented: window plan, dipper plan, gathering sand plan, bellwethers plan, coaching plan and purple-collar plan. Through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and fine guidance of students as well as cooperation of various educational resources,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re jointly promot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all the teachers, alumni and students, the project is going smoothly and achieving effectiveness.

Rainbow Guiding Project;talents cultivation mode;collaborative education;fine

10.3969/j.issn.1673-3851.2017.02.013

2016-09-13 网络出版日期:2017-01-03

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改革一类项目(JGY1107);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4SCG132);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YJG-Z14003)

王尧骏(1978-),男,江苏高邮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

朱 敏,E-mail:zmbella0920@126.com

C961

A

1673- 3851 (2017) 01- 0077- 05

猜你喜欢

校友彩虹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