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机电

2017-08-16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齿轮精度

光机电

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制出一级精度标准齿轮

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一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齿轮精度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世界一级精度齿轮制造工艺与测量方法的空白。

据悉,大连理工大学承担的“一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测量技术与仪器”和“一级精度基准级标准齿轮加工设备精化与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已通过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一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齿廓偏差测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齿距偏差测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精化磨齿母机、超精密磨齿工艺,以及一级精度基准级标准齿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度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人员攻克了超精密标准齿轮磨床关键部位的创新设计、超精密齿轮加工工艺、齿轮量仪与齿轮测试等关键技术,完成了标准齿轮磨齿机床的精细化改造,实现了超精密标准齿轮加工精度与精密检测技术的全面提升,研制出了系列一级精度标准齿轮。目前,一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已作为实物标准器,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省部级计量部门及企业用于高精度齿轮量仪的校对与量值传递,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W.KX)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研制人工“捕蝇草”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能够模仿捕蝇草的柔软抓取工具——人工“捕蝇草”。这种简单的能够识别目标的软体机器人能够感知并抓取物体,可用于自动处理精巧物体等方面。

软体机器人有望提供人类友好型的安全接触,但其自动化一直是一项挑战。解决方法之一是采用能够响应光刺激而改变形状的材料,但是之前在这方面的尝试都需要借助外部照明。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光响应液晶高弹体与光学纤维相结合,避免了外部激活需求。根据研究人员的方法,光通过光纤照射目标物体,反射的光将诱导液晶高弹体发生弯曲。响应性材料发生弯曲后,能够抓取任何形状的微型物体,例如,进入其视野的“人造昆虫”(散光粒子)。该人工“捕蝇草”能够抓取质量为其自重几百倍的物体。光灭后,物体即被释放。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可以自我调控的光驱装置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物体,或将为智能微型机器人的开发奠定基础。 (W.KX)

正泰仪表iTHS6000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成功应用

由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iTHS6000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成功在杭州火车东站、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庆油田系列新建项目、胜利油田-罗家油田罗东接转站工艺改造工程、桐乡市雅雪染整屋顶204kWp光伏并网项目等项目中获得了应用。

据了解,iTHS6000温湿度监控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工业过程环境量的采集、远程监测、控制与管理,广泛适用于电力、生物科技、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领域。该系统由智能工业调节器、温控仪、温湿度控制仪、高精度传感器、加热器、风机、除湿机等硬件装置组成,以工业过程环境量(温湿度)监测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形成了可靠、安全、先进、高效的温湿度控制及管理系统平台。

该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由现场设备层、通讯网络层及站控管理层组成,采用组态化设计方式,简洁高效、扩展能力强;兼容MODBUS-RTU通信协议,并支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微功率无线、GPRS、光纤、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其通过自主研发的电力SCADA系统软件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转发,并将其作为集成系统软件的数据来源,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机 经)

俄罗斯开发新技术可对行进中的乘客自动安检

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遥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独创性技术,能够对在机场人群中行进的乘客自动进行安全检查,从而显著提高安检效率。

据悉,该技术将雷达系统和三维光学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光学传感器能够接收人的图像,合成三维运动图像并通过这些数据生成雷达图像。雷达系统能够同时扫描移动状态的人,“看见”隐藏在衣服下面的物品,其性能超过目前机场配备的扫描仪;选定的扫描频率范围可穿透厚厚的冬装,而辐射仅为手机的1%,对人体没有伤害。

该技术配备的特殊软件能够对三维光学传感器和雷达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从而获得隐藏在衣服下面物品的无线电图像。这种软件可从不同角度查看衣服下面的物品,并对图像进行全自动分析;此外,其不仅能够在必要时进行暗中扫描,价格也低于目前机场配备的无线电扫描仪。 (科 报)

我国在片2mm S参数校准技术研究获突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在2mm波段在片校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提高我国毫米波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将在车载雷达、跑道异物检测、风云三号气象探测领域获得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片S参数是衡量裸芯片电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涵盖了反射与传输特性、幅度与相位特性,能够

对绝大多数在片器件的电特性进行完全表征。开展片上电路的S参数的计量校准工作,能够保证量值溯源的准确性,满足溯源需求,对在片S参数测量校准工作加以规范。该在片S参数校准技术能够跟踪服务于产品设计、定型、生产的全过程,确保在研制设计阶段就对产品的S参数特性进行准确测量,避免封装后测量时封装和测试架的影响,确保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吴 巍)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移动式电子束灭菌系统研究通过验收

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承担的反恐科研项目“移动式电子束灭菌系统研究”顺利通过公安部和国家反恐办组织的成果验收。

据介绍,该移动式电子束灭菌系统基于高能电子束杀死生物细菌的原理,将采用自屏蔽结构设计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安装到运输车上。该系统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对环境无影响,能够应用于应对各类突发的生物袭击活动。

专家认为,该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用户要求,解决了移动式加速器小型化、X射线自屏蔽及车辆改装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研制目标,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验收。据了解,该系统已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投入备勤。 (原子院)

澳大利亚研发精准控光技术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受蝴蝶翅膀启发,发明了一种可精准控制光走向的微型结构,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建筑和隐身技术等领域。

据介绍,该项研究成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在热带的闪蝶,其翅膀上微小的锥形纳米结构使翅膀能够控制光的散射,从而产生绚烂的蓝色。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类似的可精准控制光的方向的微小纳米结构。目前,这种光控技术正在探索应用于新一代高效率双层太阳能电池中,目的是使太阳能电池的钙钛矿层吸收太阳光中的蓝光、绿光和紫外线,而硅层吸收红光、橙光和黄色光。除太阳能电池外,该技术还可应用于隐形技术领域;在建筑领域,其也可用于控制通过窗户的进光量及光的温度。 (新 华)

大连光洋五轴机床获准在航天领域推广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应用推广活动上,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五轴高档数控机床获准在我国航天领域推广应用。

据介绍,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应用验证项目,引进了22台科德数控公司生产

的五轴高档数控机床,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这批机床在结构刚性、可靠性、加工精度等方面表现出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及售后服务优势,可替代进口。据悉,这是民营企业生产的五轴五联动机床首次进入我国航天领域应用,成为军民融合的典范。

大连光洋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合作,不仅打破了进口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封锁,助力军工行业制造水平及生产能力提升,从制造装备层面保证了国防军工制造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而且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实践了军民融合联合研发模式,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层次发展。 (王 刚)

南京理工大学高档数控机床项目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由南京理工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共性技术研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在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针对滚动功能部件制约高端装备国产化的短板,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开展了具有前瞻性的滚动功能部件设计、工艺、试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滚动功能部件精度、摩擦磨损、疲劳、刚性、材料优选、可靠性试验方法等内容,取得了代表性的10项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突破并得到了应用验证,健全了功能部件基础理论研究体系;建立了4类基础数据库;提出了丝杠优化设计选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参研企业已采用这些技术陆续推出了新产品,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滚珠丝杠的旋铣加工精度比原来提高了一个等级,实现了国产滚动功能部件小批量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成功替代了进口。

研究人员针对滚动功能部件的综合性能、动静刚度、精度、寿命等方面的测试问题,研制出一系列共28台(套)检测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向行业进行技术辐射,联合国内企业针对产品性能检测、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等方面制定、完善了32项行业及国家标准,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6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目前,研究人员研发的检测装备已服务于兵器、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部分检测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W.KX)

智能“红蘑菇”轻松实现扬尘噪音实时监控

一只红盖白柄、光滑鲜艳的“红蘑菇”在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万达文旅新城四期项目“安家”。这只“红蘑菇”是一款智能扬尘噪音实时监控设备,其通过对工地噪声的全面监测,较好地反映了工地施工噪声现状,为相关部门加强噪声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今后开展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这只智能“红蘑菇”是安徽省合肥市目前最先进的扬尘噪音实时监控设备,菌盖直径60cm,高66cm,菌托与菌盖的结合处东西两侧各有两片滤膜,系统会根据截留在滤膜上的pm2.5颗粒及pm10颗粒物质量测算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同时,菌托内部设有噪声采集系统、噪声放大系统,以及噪声信号与音频信号V/F转换系统,通过将噪声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放大,并转换成相应的噪声分贝值,从而实现噪声的实时监测。“红蘑菇”监测数据实时精确,不仅能够助力绿色施工,也可成为工地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 华)

猜你喜欢

齿轮精度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东升齿轮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骑车上班日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完美的咬合——变形杠杆之齿轮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
以工匠精神凸显“中国精度”
单缸柴油机齿轮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