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艾”的尊严
2017-08-16杜聪
文/杜聪
用爱撑起“艾”的尊严
文/杜聪
杜聪(左一)与艾滋病家庭的孩子们谈心(图片来源:智行基金会)
引子
“智行基金会”主席杜聪曾经拥有让很多人羡慕的人生履历。
他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曾在华尔街工作10年,27岁就当上了瑞士某银行联席董事,29岁荣膺法国一家银行副总裁。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一个特殊的群体,他的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
2001年冬天,杜聪在河南第一次接触到了身患艾滋的病人,患者家庭的悲惨情况引发了杜聪对人生的重新思考,也促使他作出了人生最大的决定——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锦绣前程,从一名华尔街的银行家成为一名慈善家。杜聪不顾家人、朋友的质疑,义无反顾地成立香港“智行基金会”,从此致力于河南、安徽、云南等地的艾滋村遗孤救助工作。
2006年,由于其对艾滋遗孤的突出贡献,杜聪被国际青年商会授予“世界杰出青年”的称号, 2007年,获得素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赛赛奖“新兴领袖奖”。
“沙滩上被海浪冲上岸的无数垂死的海星,也许你每一次的弯腰,拾起,扔向海面,救的只不过是数千颗海星中的一个,但对这颗海星来说,就是它的一切。”
在智行基金会的网站上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杜聪就用“小海星”来称呼那些受智行帮助的孩子们。杜聪说,对于每个受助的遗孤,我们所尽的每分力,都足以影响他的一生。
如今,智行基金会的救助金额累计近2亿元,资助对象也已超过18000人,很多“小海星”已经先后迈进大学校门,现已成为各个岗位上有用的人才。
一个爱和善循环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华中地区有很多贫困的农民,贫穷无知迫使他们去卖血,由于不卫生的采血方法,他们中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多年后,很多感染者已经去世了,他们的孩子却变成了因为艾滋病致孤的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是没有艾滋病的,但却遭到了社会的歧视,也受到了贫穷、疾病等的影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贫穷导致他们没有选择地去做一些高危险的事情,高危险的卖血行为,让他们感染了艾滋病,结果导致更加贫穷。
艾滋病是不会通过日常的生活传染的,但是我去过的很多国家,对艾滋病都有同样的恐惧,包括在美国,以前也有家长,因为恐惧和无知,在得知学校里有一些感染艾滋病的孩子后,就把他们赶出学校。在中国,过去也有很多同样的例子,这些孩子受歧视的影响很大。其实教育部早发出过明确的声明,不得推诿拒绝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入学,认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是不需要隔离的,完全可以在社区里面,跟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学,他们有就读就学的权利。
在过去的十几年,智行基金会在全国各地累计资助了近2万个艾滋遗孤。这些孩子有很多考上了大学。在第一年开始资助的学生中,有超过60%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教育不单单是考大学,教育本身包括了品德的培养、技能的培养,也包括了自我的心理发展,他们要内心强大起来,不再害怕艾滋病的阴影,才能真正地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善的循环。
我们做艾滋遗孤工作的过程中,我去过一些农村,发觉在我们已经资助的一些家庭中,还是有更多的悲剧在发生。我了解到很多家庭领了火药回家做鞭炮,结果因为不小心,又发生了爆炸,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甚至其他的家人,都被炸死了。其中一个家庭,我们认识爸爸,他就是当场被炸死的。我在反思,这个孩子的父亲,并不是因为艾滋病而死的,也不是因为爆炸而死的,最根源的问题是农村的贫穷问题。
因为农村的贫穷问题,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做高危险的事情,卖血让他们感染了艾滋病,后来国家有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帮他们治疗,解决了他们医疗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他们经济的问题。他们继续贫穷,继续要做其他高危险的事情来维持生活,所以领了火药回家做鞭炮。这种反思也让我觉得,这种恶性的循环,我们要依靠社会企业,要用更创新的形式去解决。
在智行资助的近2万个孩子中,累计有2510个孩子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在重点大学读书的。他们有一个任务,要照顾我们群体里面年纪比他们小的孩子。每年暑假有几百名我们资助的大学生,他们以艾滋孤儿的身份,回到自己家乡的农村,跟家乡的弟弟妹妹说:“你看,我也是一个艾滋病家庭长大的,我是你的邻居,我比你大几岁,但是现在我已经读大学了,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你好好读书,不要放弃自己。”这番话由一个作为艾滋遗孤的大学生跟同村的弟弟妹妹说,比我们去说更有说服力。类似的心理发展辅助的工作,让那些弟弟妹妹真的看见自己的希望,直接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升学率。这也是一个善的循环,因为这个社群,已经形成了一个互助的机制。
当然我们也能体谅,不是每个孩子的才华,都会通过考大学体现。有很多孩子很有天分、很聪明,但是他们的兴趣点不一定在考试,在读大学。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一项技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栽培了很多孩子,去学不同的技能,比如面包师的一个项目。我们在上海有一个法式面包的学校,在过去的八年,培养了很多的面包师傅,然后很多去了五星级的酒店工作,也有出来创业的,大多有很好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在上海南京西路开了一个面包店,面包店的名字叫Village 127,是为了纪念智行第一期在一个农村资助了127个学生。这个面包店直接的服务对象是老百姓。他们一方面可以吃到很好的面包,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这些面包,资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
未来公益事业的发展,除了个人通过慈善机构捐钱给有需要的人的传统慈善模式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环境的改善,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公益模式正在出现。通过社会企业,把受助人群转化成为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如在我们获得了好吃的面包的同时,可以帮助一个人群,同他们共同发展。
除这个面包学校以外,我们还有一个社会企业。我们在农村雇用了一批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给她们一份工作,去生产环保袋,然后把这些环保袋销售给中国累计超过100家的酒店。酒店赚到钱再捐钱做慈善公益。未来公益可以变得很生活化、常规化。因为很多企业本身有一些刚需的东西,可以通过公益化来体现。一个酒店每天需要很多洗衣服的袋子、装拖鞋的袋子、装报纸的袋子,这是酒店的刚需。如果酒店把这个生意给了一个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利润用来资助更多的孤儿上学,资助更多感染艾滋病的妇女就业,让她们有一份工作,有一份收入,更有尊严地获得改善生活的机会。使用了环保袋,也可以减少使用塑胶袋,对环境也有帮助。这样同时达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环保的效益。我们有一些社会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社会不同的群体一起达成的。面对农村的受助人群,我们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施舍同情的方法去对待,而是用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对待,和他们一起共同发展,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即人人公益。要求每个人每天捐20块钱给艾滋孤儿相对比较困难,但要大家每天买一杯咖啡、买一个面包,这个过程又可以帮助艾滋孤儿,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职业培训机会、供孩子读书的机会,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不是尾声
Village 127面包店里面所有的面包师傅,都是从我们面包学校毕业的学生。2015年,在四年一次的法式面包世界杯赛中,我们的毕业生获得了中国法棍类别第一名,然后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的面包比赛,也获得了全亚太地区第一名,接下来顺利去了巴黎,参加四年一次的法式面包世界杯,在巴黎的赛场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我们的分数打败了日本、美国、加拿大还有俄罗斯这些传统的面包大国,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一个观点:无论我们的孩子起点有多低,无论他们受到多少的歧视,受到多少贫穷、疾病等的影响,只要社会给他一个机会,给他一个发展的机会,他们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爱心、鼓励、栽培,有很好的发展的;每一个行业都可以出状元,他们也可以成为中国的第一,世界的第一!
(本文整理自杜聪于2016年6月6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的演讲。文章标题、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感谢智行基金会对本文的支持)
智行基金会每年资助“小海星”们在暑假参加夏令营,图为孩子们在夏令营接受艺术培训(图片来源:智行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