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青年和他的“美丽中国”
2017-08-16刘祥瑞
一个美国青年和他的“美丽中国”
潘勋卓(左)接过SOHO中国基金会高级顾问潘诗林(右)书写的“美丽中国”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一流的大学毕业,却没有投身于让人人羡慕的高薪行业,寻找让自己看起来熠熠生辉的高端职位,而是走向中国的大山深处,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用他们的知识为那里的学生带去更好的教育,也通过身体力行给学生带来希望。
他们就是“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的教师志愿者,一支正在不断壮大的、深入实践“教育扶贫”的队伍。
名校退学为公益
说到“美丽中国”,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创始人潘勋卓(Andrea Pasinetti),一个有着地道的中文名、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意大利裔美国人。
从2008年开始,当时年仅22岁的潘勋卓就致力于通过“美丽中国”这个公益项目来改变中国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
“美丽中国”是受到一个发起于美国的类似项目(编者注:即“美丽美国”)启发而诞生的。这个教育公益项目招募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入职培训,帮助入选者完成从毕业生到合格教育者的转变,然后作为全职教师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偏远地区从事至少两年的一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
有意思的是,潘勋卓竭尽全力地为中国边远地区的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自己却是主动从大学退学的。
与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那些从大学退学并投身于创业梦的名人不同,当年潘勋卓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中断学业,是为了发起“美丽中国”教育公益项目。
事实上,在项目创立之初,潘勋卓很长时间都没有工资收入,跑项目的差旅费用有时都得自掏腰包。2012年秋,“美丽中国”在经费上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潘勋卓几乎每天都外出四处寻找一切可解燃眉之急的资源。最后关头,他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已逝的外祖父留给他的一片樱桃林,才得以帮助“美丽中国”渡过危机。
当他人投来疑惑的目光时,潘勋卓总能轻松自然地回应。
他说:“我也不是一个一无所求的人。事实上,我认为自己这些年也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在个人成长方面。”他宣称自己正在做的恰恰是理想中的“伟大事业”。
“美丽中国”项目的老师和孩子们在课堂上
缘起一次与乡村小学校长的对话
据潘勋卓说,“美丽中国”项目的创立纯属偶然。2005年,当时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公共关系的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了一个语言培训项目。2007年,他又一次来到中国。
“那时候我对中国的教育状况和农村环境一无所知。我所了解的只是那几个我到访过的大城市。”他回忆道。
直到2007年因为准备论文而研究中国农村政策问题时,潘勋卓才终于有机会到访一些中国农村地区,也第一次关注到了农村教育。
他至今记得与当时接待他的一位云南临沧的姓俸的乡村小学校长的一次对话。——那也是他发起“美丽中国”项目的缘起。
那是一次下乡走访,但是那一天他到得很晚,因为交通不便,他从昆明到达那个位于山顶的偏僻村庄花了整整7个小时。
第二天,潘勋卓去村小学跟孩子们一起上课。课后,他被好奇的孩子们以各种奇怪的问题“轰炸”。 通过交流,这群聪明的孩子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之后与俸校长的对话却使他震惊:因为校长告知他,那些孩子很少能上到初中,更别说高中和大学。同时,像那样的村小学也几乎留不住老师,因为村子实在太偏远和贫困了。
俸校长带着潘勋卓挨家挨户劝说,鼓励家长让孩子留在学校。俸校长说,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像是愚公移山一样艰难。这件事给了潘勋卓很大的震撼。这些对他来说理所当然的东西,对孩子们却是奢望。在他走访的许多其他贫困山区,当地教师和教育局官员也跟他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从他们的口中我认识到,当地人对好老师的渴望真的大过对好的教学楼和教学设备的渴望。”潘勋卓说。
回到北京后,潘勋卓便试图寻找关注此类问题的有关公益项目,然而却没能找到。
“于是我想,也许我该尽我所能做点什么,能帮多少算多少吧。”他说。
接着,潘勋卓分别给父母和普林斯顿大学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获得父母和学校的首肯后,他就没有再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从而也成了“美丽中国”团队里唯一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成员。
事实上,也有许多人对他当初的决定产生过疑惑,其中包括他的大学同学裴玉。据裴玉回忆,潘勋卓在大学里一直都表现得彬彬有礼,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一位长在纽约这个大都市的养尊处优的“公子”。
“在中国,要运行一个慈善机构会面临诸多挑战,更别说是对一个外国人。所以当时我是劝他放弃的。” 裴玉说,“事实上,他当时确实可以有许多别的选择。当他决定要深入中国农村地区的时候,我感到很惊讶。”
不过,裴玉最终被潘勋卓的热情和决心说服了,并决定成为他的“美丽中国”项目的一分子,帮他一把。因此从2011年开始,裴玉在项目里工作过好几年。
后来,裴玉发现潘勋卓变得跟她印象中不一样了。当他走访各地乡村小学的时候,潘勋卓会像当地人那样谈吐行事,这在他初到中国的时候是很难想象的。
而潘勋卓自己却解释,这是有意而为之,因为他要尽力融入当地的社区,包括“在酒桌上拉关系和办事情”。
2009年,“美丽中国”第一届项目正式开启。首届20名项目老师前往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支教。
潘勋卓回忆,“美丽中国”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在诸多困难中,最大的挑战还是怎样吸引足够好的教师来到像“美丽中国”这样的非营利机构,并让他们愿意在乡村留下来。这也一直是他工作的重心。
潘勋卓说,非营利机构在中国是个相对新鲜的概念,通常大家都希望找份稳定的工作,而不会把在非营利性机构的工作视为长期计划。
让所有中国孩子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
2017年是“美丽中国”诞生的第9个年头。在位于北京的“美丽中国”项目办公室里,潘勋卓忙于各种会议——这都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在中国待了多年以后,他现在可以说非常流利的中文。
与当初的艰难相比,“美丽中国”如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运作日益成熟和专业化。
从2014年开始,“美丽中国”项目归属为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这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经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在基金会中心网——中基透明指数FTI获得满分评价。
2015年,“美丽中国”又作出战略转型,结束招聘美国项目老师,转型为一个全面招募和支持中国青年的非营利项目,当年7月即吸纳188名项目老师并对其进行暑期培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走出大学的第一站定在了“美丽中国”。
2010年,北京女孩郝琳硕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毕业后,变身为云南乡村小学孩子们的老师,项目结束后,她又到哈佛大学进修,并于2014年进入世界银行,致力于解决因贫困导致的各种问题;北大光华高才生赵奕,从“美丽中国”项目老师到如今的赛富投资分析师,她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也不断帮助他人圆梦;7年前,王珂刚刚踏出南京大学的校园,如今在一座小而美的云南村庄,孩子们都叫他“王校长”……
据统计,“美丽中国”2015—2016学年的项目老师是从超过3500个申请者中选拔出来的,录取比例在10%以内。其中80%为应届毕业生,20%为年轻白领,10%有留学背景。
支教让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对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建立了他们对学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强烈热情和信念。目前有33%的往届项目老师投身教育领域。
除了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支教地区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美丽中国”覆盖的区域已由原来的云南省临沧市和大理州的四个区县扩展到云南、广东、广西、甘肃四省区32个区县。9年来,“美丽中国”累计派出1000多名项目老师,授课114万个学时,受益学生33万余人次。
同时,“美丽中国”项目通过与知名教育机构和专家合作,不断改进教师的选拔系统以及加强对教师的培训。2016年,机构又在云南大学成立了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继续为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实践它的愿景,那就是“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
育人,遇自己
2016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李煦炜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进入企业或者继续深造,而是加入了“美丽中国”项目,来到了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横溪学校,成了25个孩子的美术、数学老师。
“加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做名合格的乡村教师,为了乡村孩子的未来,也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就是‘美丽中国’所提到的‘育人,遇自己’。” 李煦炜在今年6月作为最年轻的校友代表在母校毕业典礼上讲述了她在“美丽中国”支教的成长和收获。
面对闭塞落后的乡村学校,她想方设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为破旧的图书馆募集图书,和队友一起联系了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和免费午餐。她直言,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比如,最调皮的男孩儿会主动约老师一起朗读。
李煦炜支教结束后也会留在“美丽中国”,继续她的教育公益探索,也鼓励学弟学妹未来有机会加入“美丽中国”这份公益事业。
“我们带着理想主义的热情加入‘美丽中国’,因此才能跟项目共同成长这么多年。”潘勋卓表示,机构未来有更宏伟的蓝图,并且希望自己能作为其中一分子,帮助机构实现蓝图。
(本文综合自对潘勋卓的采访,“美丽中国”官网介绍及其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