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风景这边独好
2017-08-16徐同昕
共享单车,风景这边独好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交通领域最大的变革,大概就是共享单车的迅速扩张了。2017年,几家共享单车公司的自行车生产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辆,摩拜和ofo的活跃用户量也达到了2000万辆的规模,这一规模已经与网约车产业相近。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共享单车已经成了中国城市出行的重要一环。
其实,共享单车本身并不是一个新东西。第一代的共享单车以城市政府资助的“公共自行车”的形式出现,取车不需要付费,也不需要验证身份信息,只要看到特殊涂装的自行车,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这种形式虽然使用方便,但显然很容易被偷盗、损坏等问题困扰。针对这些问题,第二代的“有桩式”共享单车发展了起来,自行车固定在专门建设的自行车站,从注册账户到刷卡付费取车的一系列操作都可以在站点完成。因为车辆定点存放,安全性就得到了保障。但也因此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劣势:共享单车本身就是要解决一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是有桩式共享单车取还车必须都在指定站点,人们在行程两端仍然要行走一定的距离,便利程度大大下降。
大概从一两年前开始,无桩式共享单车首先在中国出现。这类共享单车借助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首先是大大提高了租车流程的方便程度,既不用提前上网注册,也不用在停车站进行复杂的操作,只要对着二维码一扫,输入身份证号并验证手机号之后就可以使用了,还车后随手移动支付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微信这样的平台,还会自动添加共享单车的公众号,要查询租车历史,搜索附近车辆也都变得十分容易。而因为使用门槛前所未有地降低,无桩式共享单车有更大的用户量,也就有更大的车辆密度,取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而还车则可以在任意地点,这就真正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门到门接驳。
之前在交通领域的创新,比如网约车和汽车共享,都是首先出现在硅谷所在的美国。为什么同样基于科技创新的无桩式共享单车却首先出现在中国呢?
首先, 共享单车这种出行方式要成为主流,要求城市密度足够高。只有商业、住宅、办公场所的密度足够高,人们的平均出行距离才能足够短,自行车这样的慢行交通才成为可能。同时,也只有居住密度足够高,才适合发展地铁这样的大运量公共交通,这样又能发挥共享单车接驳公交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功能。而美国大部分城市已经郊区化、空心化,整个城市规划围绕着私家车出行展开,人们出行距离很远,公共交通也不发达,就无法体现骑自行车的方便程度。
其次,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公共交通、私家车都已经极为成熟,几十上百年内都没有大量民众以自行车为主要通勤方式的习惯了,甚至很多人都不会骑车。相比之下,中国在仍然较贫穷的年代自行车就格外流行,而中国经济发展起来是个很短期和迅速的过程,仅仅20年前很多城市都仍然是自行车的海洋,尽管今天也已经转向公交、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整个社会仍然大部分人会骑自行车,绝大部分人也能够接受骑车代步,共享单车面向的人口基础本身就更大一些。
最后,因为传统的支票、信用卡等无现金支付手段足够普遍,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移动支付的需求没有中国那么迫切,也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没有像微信这样高度整合的平台,所以整个流程没办法做得像国内的共享单车一样便利,也就提高了初次使用共享单车的门槛。
因此,共享单车在中国取得突破,偶然之中含有必然。而如果我们的共享单车企业要走出去,也必须要考虑到上述的这些区别,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
徐同昕UC Davis交通政策、博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汽车收费,交通行为等,并长期观察汽车产业和市场;车迷,房车迷,摩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