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良好高考备考心态

2017-08-15王凌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

王凌

摘 要:高考前一周,高三学生的心情应该是最复杂的。学校已经停课半个月,学生经过半个月的自主复习,已感觉到身心的疲惫。设计了《奔跑吧,2015高三!——高考助力激励方案》,旨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和心理能力,具体表现在高考各项指标数据均比以往几次模拟考的指标平均数提升了几个百分点,15%的学生比往常晋升了一个档次,11%的学生比往常晋升了两个档次,创历次考试最高纪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心理资本

一、前言

高考前一周,高三学生的心情应该是最复杂的。学校已经停课半个月,学生经过半个月的自主复习,已感觉到身心的疲惫。若能创造一个快乐的学校环境,就能产生积极情绪,继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最终实现目标(积极成长)。心怀此愿,笔者设计了一个高考助力激励方案,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实践对高三学生带来激励作用。

二、活动内容及效果

1.活动目的

(1)同学之间的加油鼓劲可以传递正能量,使接棒者受到积极的鼓励及暗示。

(2)连续七天的激励活动可强化积极效果,使学生持续唤醒充分的内驱力。

(3)教师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支持,也可促进人际关系,缓解高三后期的人际冲突及敏感度。

2.活动准备

(1)利用心理课提前将学生分好组,讲清活动流程及规则。

(2)各班制作两根班级特色接力棒。

(3)学生自备班服(高考前一天穿);每班根据人数平均分

两组。

3.活动步骤

步骤1:激情热身

以班级为单位,绕田径场跑步一圈,并在跑步过程中呐喊班级口号。

步骤2:激情呐喊

在班级内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摆出小组预先商量好的造型后,呐喊班级口号或自选口号。

步骤3:激情接力

根据学号进行接力跑,每位学生跑50米。最后一圈的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每位学生传棒给下一位学生时,大声喊出:“加油!***(学生名)你是最棒的!”不接力的同学则在跑道两边陪伴,为接棒的同学鼓掌加油。最后三天加入教师代表进行接力。

4.活动效果

从为期一周的活动实践效果显示,学生因为此项活动而感到被信任和受重视,具体表现在高考各项指标数据均比以往几次模拟考的指标平均数提升了几个百分点,15%的学生比往常晋升了一个档次,11%的学生比往常晋升了两个档次,创历次考试最高纪录。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三助力活动方案的案例实证

分析

在“激情热身”环节中可以热身,也可以增加班级志气。学生自高一年级开始,每天下午都会坚持1000米的跑步健身。所以,通过他们熟悉的环节作为切入点,达到预热的效果。

在“激情吶喊”环节中,在班级内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有其不同的造型,造型还可以每天变换,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又可以让学生展示集体的智慧,更加有助于增强班级及合作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激情接力”是最让人激动的环节,尤其是后三天有了教师代表的加入,学生的心情更是兴奋。学生呐喊的口号“加油,你是最棒的!”在助力方案开始后,学生每天的复习状态都很不错,大多数学生表示每天一呐喊让他们学习的劲更足,信心更强。此环节的效果更是在校长及教师代表参与时提升到最高点。正所谓,积极教师带出积极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此而出。

四、对积极心理学应用的反思及提升

1.一种积极情绪的体验会影响到其他的积极情绪

SusanE.(2000)曾经对7个被试的多种积极情绪进行发连续98个晚上的持续追踪,结果发现积极情绪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所以,我们学校绝对大部分的同学也都反映,通过这连续一周的激励活动,他们的积极情绪不断提升,学生变得更加乐观,耐挫能力不断增强,对自己考取理想学府的信心增强了。

2.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

回到学校后,在当天的“激情接棒”中,他的传棒者关注到其状态后,较以往更大声地对他呐喊:“加油!你是最棒的!”他说,当时听了特别感动,一是来自同学的鼓励,二是来自此活动的载体,让他可以发泄负能量,他当即下意识地说:“谢谢,谢谢你的鼓励,我明天会继续加油的!”接着,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传棒给下一个同学,并且使出吃奶的劲对同学送出祝福。他说,喊出来后,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当天晚修复习时,他又充满斗志地进入了复习状态。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及优势,在校园内通过营造积极学习氛围,通过培训积极的老师,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魅力,这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君.论积极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走向[J].华章,2014(10).

[2]孙珊珊.论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和对策[J].福建教育2004(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