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有效进行环保教育

2017-08-15张建平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白磷课题化学

张建平

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动辄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这也要求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现有资源,有效进行环保教学。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为何重视和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哪些资源。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环保教学的要求

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课程内容要求: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减少这类污染的建议;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环保教学资源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通过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了解磷燃烧的生成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保护空气”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空气污染引起的三大环境问题;通过了解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了解保护空气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大气环保意识。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中,通过学习世界及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的状况,让学生明白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通过水污染的学习,对学生就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环保教育。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通过對CO2和CO的性质与用途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明白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体中毒的原因及相关安全问题。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中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学习,知道这类燃料的有限性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初步形成“绿色出行”等认识,积极探索新的替代能源,并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燃料燃烧的合理建议。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通过对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学习,认识到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通过对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解中和反应对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及处理废水的作用。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中通过对化肥和农药的利弊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使用不当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中通过营养物质的学习认识某些物质如CO、CH3CO、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害气体、家居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中通过“白色污染”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进而调查其成因及提出减少这类污染的建议。

三、有效进行环保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要培养有灵魂的学生,自己应是有高尚灵魂的人,这样对学生的“三维目标”达成才不会流于形式,从而无声无息地影响学生。例如,教师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才能在讲述水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时情真意切,这样的情感如同加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使学生快速步入环保行列。

2.实验中按规定取用药品,尽量减少并正确处理废弃物

在化学实验中力求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便可强调取用盐酸不能超过2ml,加入硝酸银溶液的量不超过2滴同样可以观察到很明显的现象。化学实验中,对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变废为宝。例如,做过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后的氯化铁溶液便可告诉学生集中收集起来,作为一些植物如铁树的肥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3.改进实验,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大家对少用化学药品做化学实验可能感到惊奇,但却是事实。如,在探究燃烧条件时,学生会发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为了证明水中的白磷能燃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制取氧气并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但如果稍加改进:把热水倒出来只留一点,白磷露出水面便可重新燃烧。这样不仅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这一条件,而且节约了化学药品。

4.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这里所说的资源范围较广,除了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外,还包括出现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活动以及图片和“资料卡片”等,也包括课外活动中办的专栏、展览和小报及聘请环保专家讲座等形式。通过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初步提高了认识环境和评价环境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5.紧密联系化学与生活、社会,提出应对措施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环保事例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如,我校地处农村,普遍存在垃圾乱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滥施农药化肥和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等,对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既让学生看到政府为改善环境做出的努力:每个村组安放垃圾箱然后集中进行处理,也让学生自己谈感受、想办法,这样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还可结合新闻中出现的学生感兴趣的大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针对某地化工厂发生的SO2泄露事件、爆炸事件等新闻时事对学生的教育,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纷纷想办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化学知识,了解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白磷课题化学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