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
2017-08-15龚旭
龚旭
摘 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环境和学习方法于一体。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加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潜在的发明和创造能力。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础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其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培养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现代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将创新教育切实地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造自由发散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45分钟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提供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讲授的内容,发散思维,畅所欲言。鼓勵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内容提出质疑,对任何结论都要多提为什么。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分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地投入到激烈讨论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讨论结果向老师汇报,教师针对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正确引导学生。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老师的讲解,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比教师单纯的讲课灌输效果更佳。
二、创造探索疑问式教学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前预习教学内容,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就能完善自己的薄弱环节,难点问题迎刃而解,课后再复习巩固一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解决,周而复始,这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只是停留在表象上,不断地探索发现,问题也就更加深奥,这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就能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的变化。在探索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行动
1.鼓励学生关心时政大事,每堂课都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介绍一件最近发生的国家或国际时政要闻。这样被安排的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时政新闻,提前准备好讲解材料,培养学生关心政治的兴趣。学生在点评的时候会充分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评论。点评到高潮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台下的听众也都是跃跃欲试,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举办课堂辩论会。辩论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而且有利于思想的交流和进步,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前提就要求学生有辩证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教科书中的要点,训练了思维能力,也体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用。例如,“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道德发展”“提倡购买国货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新闻自由是否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道义与利益哪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等。结合教学课程的实际内容实时安排相关的辩论课题。提前把所要讨论的内容通知学生,在预习课程的同时,准备辩论题目的素材,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广泛搜集材料,力证观点的正确性,不仅可以运用课本内的知识点,也可以查找时政相关事例证实。这样不但能认真钻研教科书内容,还能扩大知识面,了解课外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辩证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想。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室内思想政治教育课让学生很疲惫,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外实践是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新教学体系的途径。
创新教育就是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观念要创新,教学模式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原则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王.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2]陈慧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3]邢亚会.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