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谋而后动
2017-08-15黄薇
黄薇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互动的过程。而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不像小学和初中那样,不是机械地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每个教学环节都变得重要。尤其是课前的几分钟,能不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充分地利用好这五分钟,让学生从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带着他们读书看报,关注生活,给每个学生上台亮相的机会,锻炼胆量,学会表达。力争使每个学生张开双眼,敞开心扉,说出心声。利用课前五分钟的语言交流和互动,希望能凭借这个小杠杆,激活语文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语文教学做活、做大、做深。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训练;主体地位
课程的学习是将师生之间的智力、情感、人际交往更多地融合在一起。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发挥其潜在能力,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成功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营造语文教学的氛围,教师以充沛的激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难发现,好学语文者,时时处处皆能悟出学问,而学好语文者,三分靠老师讲,七分则要靠自己去体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验及理解,积极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主动地参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因而花费一定时间培养学生领悟语文学习的能力,就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宁夏南部山区的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带有较明显的生疏感,缺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魄力。即使有些孩子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但因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语言方面的训练,偶尔有些想法,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生活单调,大多数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缺乏融入社会、主动思考的意识,加之大量网络小说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使他们在语言表达上也浅薄而毫无新意。
同时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共六本,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每学期必须完成两本必修教材的学习任务,这对于语文任课老师以及学生都是一大考验。语文活动教学是一种主张通过活动方式,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增加对于学生才情的培养呢?我想我们该从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着手。
二、解决策略
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的注意力集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思维过程。鉴于这一点,许多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一方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一方面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准备当堂课的学习。而作为高中生大多具有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训练使他们的才情显现出来。因而,培养学生才情,就要从语文教育古典化、内涵化、情商化寻找
缺口。
作为一种能力训练,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训练方式。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形式,于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左右由学生作轮流的台前表演。学生或讲述故事,或台上演说,或朗诵诗歌,或寻找名篇佳作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在讲与听的过程中增长了自己的见识,锻炼了自己的会话能力,积累了文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才情的目的。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大概是指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思维方法及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应变能力。
(一)用名诗名句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针对现在学生普遍不喜欢读书这一问题,我选取课前五分钟对古典诗词、名句、优秀篇目进行简单讲解,以增加他们的兴趣。上学期下半期,我就两个班进行了课前名诗名段鉴赏活动。在准备期指定本周需要讲解的人物或相关内容,由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资料进行简单讲解,其他学生认真做笔记、教师点评。起初学生上台因为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渐渐的,由于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自己又主动收集了丰富的资料,他们在讲台上越来越游刃有余。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对所讲诗词掌握良好,学生终于明白,自己原来也可以出口佳句妙句不斷,明白只要留心积累,期末考试中古诗词鉴赏绝对不会是丢分题目。
(二)在演讲中培养语言的素质优化和表达艺术
语文“才情”最终要通过表达展示给人看,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因而课堂说话训练至关重要。我让学生选取“随笔大家听”“课本自由质疑”“我对古诗新看法”等有话可说的方式,让学生在五分钟里尽量发挥自己的口才,锻炼他们在人前说话的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尽量做到人前不脸红,不语无伦次、不结结巴巴,紧接着达到演讲有内容,出口有条理等能力提升目标。其实学生都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都希望赢得同学的赞赏和老师的肯定、鼓励。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虽然每次演讲只是一个同学,但其他同学都在听,甚至比听老师讲课精力还集中。这对我校学生未来走出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借“班级的焦点访谈”培养小“新闻发言人”
课前新闻的形式,将学校乃至国家一周内的新闻大事登台演讲,听众们通过对新闻的聆听,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明辨是非、提高个性思维的目的。学生利用课间和周末听广播、读报纸,收集新闻焦点,例如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时代新人;对近期上映的电影大片、新上榜小说的评价;对国家大事慷慨激昂,对文学名人缅怀崇拜。从大事到小事,从校园到世界,无不凝聚着每位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去对待生活、思考文学,这是培养才情的根本。学生在心态、情态上得以健康调控,就更利于个性的张扬和思维的创新,也使他们逐步养成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归纳、加工、表达能力。
虽然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却让宁夏南部山区学生都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感染,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从中锻炼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大都能大方、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同时也沟通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语文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一节课40分钟,如果光是我们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这样的课是沉闷的,也是低效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人文精神,使课堂充满人文化的气息,让学生展现生机勃勃的活力。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得到人文化的重视关心时,才能够感觉自己受到重视,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我们努力将纯粹的知识传授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人格完善教育,要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还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乐趣。
参考文献:
[1]孙春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语文出版社,1998:133.
[2]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105.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