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2017-08-15高晓炜
高晓炜
摘 要:在高中体育课中因运动造成的损伤是相关教育人员一直关注的重点,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因素较多,肌体、意识、环境等因素都可能会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问题,为此在高中体育课中必须要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运动种类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预防。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高中体育课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运动技巧、传授运动知识等,其最主要的就是运动及室外授课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较高,为了避免因运动损伤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造成影响并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通过预防的手段来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一、中学体育课堂中容易发生损伤的原因分析
1.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在授课活动中会出现对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不清的情况,或是出现对运动要求讲解不明确的现象,造成学生对运动安全理解不到位;二是学生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体育课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往往存在于细小环节中,学生对教师强调的事项不注意或是对其所造成的损伤认识不够可能会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问题。例如,在排球课中,学生击球位置不正确或是击球方式错误都可能造成其腕关节受到损伤,这对学生生活及学习都有一定影响。
2.准备活动和课后放松
学生在运动之前需要进行准备活动,通过准备活动可以使其中枢神经被唤醒,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神经的兴奋度,并且在完成准备活动后学生的身体器官、肌肉群、关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到适合运动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中存在学生在运动之前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或是准备活动过于敷衍的现象,造成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如在进行长跑之前准备活动不足可能造成学生在剧烈运动中出现关节扭伤等情况。而课后放松主要是为了减少高强度运动给学生的身体造成的压力,不注意进行放松活动可能会使学生疲劳感增加,进而出现劳损的情况。
3.身體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
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其运动能力,如果其速度及耐力、肌肉力量和弹跳力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场地因素
场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良的场地条件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场地坚硬,对人体的冲击力度大。长期在这样的场地运动会造成慢性的关节损伤。场地表面滑、凹凸不平,或者有裂缝,有石头、碎玻璃片、饮料瓶子以及偶然滚进场地的其他球,都会导致受伤。
二、体育教学中防止出现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学生安全知识的介绍和学习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可以了解到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加强运动保健的教育,使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保护;最后,传授运动损伤后的处理知识,避免运动损伤情况加重。如,学生在运动中出现皮肤破损后,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之后涂上损伤药,若是伤口较为严重,在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需要到校医室就诊;而在发生扭伤时可以进行冷敷,应避免随意揉捏伤处的情况,以免出现二次损伤,加重学生扭伤程度。
2.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
在进行运动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从而调动学生身体机能,使其可以适应体育课程内容,减少运功损伤。学生在运动完成后需要进行放松活动,从而使肌肉群从紧张疲劳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如,在运动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通过简单的体操来放松学生的身体、肌肉、关节等,进而提高运动效果。
3.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的训练
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心肺能力、协调性及灵敏性等,其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肌肉强度、柔韧性、耐力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优秀的体质可以使学生在较强的运动强度下也可以应对训练,减少易伤部位出现损伤的情况。对于体育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动作,教师必须要进行运动前的技能指导,并且一些初学的运动动作需要进行示范演练,避免因技术错误出现运动损伤的
问题。
4.选择合适的场地
体育运动的场地中避免有过多的障碍物及较大的石块等,体育活动场所应单独设立,体育场周边应用防护设施进行拦截围护。同时在体育场地中应规范学生对器械设施的使用,避免因设施使用不当出现受伤的情况,对体育场进行清理,避免存在杂物影响体育运动的开展。
在高中体育课中虽然学生运动损伤无法避免,但是却可以进行预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体能素质等情况科学制定体育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去分析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并且要注意防止学生出现隐性的运动损伤,利用预防措施来对运动损伤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陈海涛.浅谈高中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2]李海波.新时期初中阶段运动损伤知识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