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问卷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7-08-15石胜香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思想动态信息技术

石胜香

摘 要:对网络问卷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将网络问卷平台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和课中学生知识反馈以及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等,实现在线统计和分析功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问卷;信息技术;思想动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课改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教師需要利用现有的信息工具辅助教学,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认知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现状

1.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一般都会将知识点整理成试卷的形式向学生发放。发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向学生发送电子文档,学生填写后提交,老师再逐一查看学生的反馈情况;二是教师将整理好的试卷做成网页的形式,学生加载网站后直接填写,老师可以直接查看学生的成绩,省去了逐一查看每个学生的时间。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要省时省力很多,但是相对于现在流行的网络问卷系统,这种自制的网页难以做到对学生的选项进行及时的分析,如果需要查看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认知情况,还需要教师将后台数据重新拿来分析一番,增加教师工作难度。

2.网络问卷平台的发展现状

网络问卷平台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信息收集方式。在我国,像“问卷星”“问卷网”“腾讯问卷”“调研宝”等一系列网络问卷平台相继上线。这些网络问卷平台基本上都能够实现问卷设计、问卷回收和调查结果分析等系列服务。与传统的调查相比,网络问卷平台具有易用和低成本的明显优势,已经被大量企业和个人广泛使用。但是,网络问卷平台现在却很少被运用于教学中。

二、网络问卷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对学生的了解

现有的信息技术课时(每周一个课时)安排让老师有一种尴尬的处境,每个老师需要任教很多班级。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凭自己的记忆了解并记住每个班甚至每个学生非常困难,这需要老师借助一些信息化工具去了解学生情况。比如,在给高一新生上课之前,先做一个了解学生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学生填写完后,教师可以直接看到统计数据,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查看统计图的类型。这样,教师不需要花时间去统计学生的问卷填写情况,而是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现状安排课程内容。

另外,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学习动画制作或图片制作等新内容之前,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让学生填写,这样老师就知道如何安排教学内容,解决好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中学生知识点学习的反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有时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该方式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但这种方式只是单点,不能代表全体。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每个学生都做出反映,将这种反映以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例如,在给高一的学生学习《信息及其特征》课时,教师将准备好的问题放到问卷平台上,上课时将地址发给学生,学生学习后可以直接进入问卷网做题,教师只需要点击问卷平台中的查看分析统计选项就可以看到回答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问题的后面添加一道表达学生心声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及其特征》的后面设置了一道“关于信息的定义,你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会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网络问卷平台提供分析问卷的功能,教师采用问卷平台收集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想法与认知反馈信息,对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动态和想法,以及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问卷平台的免费功能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的教学需求,如及时回收答案和统计与分析数据,但是对于我们更复杂的需求,如对比统计功能(记录学生多次回答问题),也就是前后两次的关联分析,笔者尚未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妍,贾兴彬.“问卷星”在信息技术随堂测验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66-67.

[2]靳亚南.借助“问卷星”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4-7.

[3]张进宝,黄荣怀,张连刚.智慧教育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3):20-26.

[4]徐丽娜.浅析信息技术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7).

[5]刘云.浅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思想动态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学生思想动态特点浅析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