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秋天》的朗读式设计

2017-08-15卜晓娟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鉴赏兴趣

卜晓娟

摘 要:诗歌教学应该完整地传授诗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更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探讨和挖掘意趣。以七年级课文《秋天》教學设计为例,以朗读设计为切入点,从准备到试课到正式上课,展现了对《秋天》课前课后思考的完整过程。

关键词:朗读式;鉴赏;兴趣

《秋天》是现代诗人何其芳早年的一首写景抒情诗,编录在人教版七年级教材里,是一篇自读课文。诗歌语言清新优美,用词凝练饱含情感,三节诗歌分别描绘了秋天的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少女思恋三幅画面,整体连缀成一幅意境清静、味道清甜的乡村秋景图。诗歌以写景为主,细细咀嚼能感悟出细腻微妙的情感,是适合学生品味语言的佳作,也是典型的指导学生诗歌朗读的范文。

如何设计朗读课的流程?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上出诗歌的韵味?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朗读并没有出色技巧,但积极性十分高,诗歌的欣赏水平还处于懵懂阶段。我认为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是应该把握的教学方向。

通过查找名家的示范课案例,和自己教学的钻研,我对朗读课型的认识有:

(1)朗读课型的流程设计是课堂的关键构架,应该是以诗歌朗诵技巧为依托,层层递进;(2)朗读技巧的讨论是朗读课的主要形式,对诗歌语言的品析和对诗歌意境的感受是课堂内容;(3)应该更自由更灵活地驾驭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学有所思,要在师生对话中生成问题。我的教学风格偏感性、擅于煽情,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凸显,我准备了配乐朗诵以及丰富的图片情境导入,课堂设计分成初读—品读—悟读—创读四个步骤。初读通过学生试读和教师范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品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分析,入情入景,读出内涵;悟读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勾勒意境,升华情感;创读则是通过品味语言感知气氛,联系实际写写心中的秋天。品读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悟读是课堂的情感高潮部分。

我试课了两次,对了解学情有很大的帮助。在品读环节,我原本设计的问题是:“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个词或者句子?谈谈喜欢的理由。”学生大多能找到关键的词语,但是在分析的时候答案简短空泛,不着要点,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老师引导启发才能解决,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分析的重点也没能讲透。对此,我又仔细钻研了文本,把重点明确在“栖息”“饱食”“肥硕”“飘”等特色明显的词语上,归纳方法有分析修辞手法、换词对比阅读法、联想想象法以及反复朗读体会法,这些词语和方法都成为我课堂师生对话的知识储备,课堂的主动权仍然交给学生,老师的语言风格和知识侧重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自然生成。为了让学生尽快明确思路,我把问题设置得更加精细:以第一节为例,试用下面的模式,找出诗歌中能体现作者对秋天感情的词语:我喜欢 ,它能表达秋天 的特点,包含 的感情。我认为应该这样读……(重音、语气、语调……)

这个设计后来被证实非常有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一个尝试。

正式上课时,课堂发展基本依照预先准备的设计进行,学生发言积极,思维踊跃,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回答不拘束于标准答案,大家跃跃欲试。比如,分析“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时,学生只讲出了拟人手法,我运用对比换词的方法,用同样的感情把“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和“割过稻子的镰刀”读给学生听,学生能马上领悟,后一句明显缺少美感,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诗歌语言的韵味,而且对自己悟出的答案特别有印象。另外,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也是课堂的亮点。有一个学生在讲到“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时,说这个游戏应该是渔船和鱼儿在游戏,因为打起的鱼儿在船上跳跃着,它们很快乐。听课的老师也都会心地笑了,虽然我们平时都认为离开了水的鱼儿是在“垂死挣扎”,但学生认为它是很快乐的在和船儿游戏,又有什么不可呢?当然,学生只是初一新生,放手让他们分析的同时,我也注意重点抓住诗歌的诗眼:“栖息”“游戏”“梦寐”;讲到这三个词语时,就一定要详细具体,并且带领学生解读层次,讲完之后还要回归到朗读上,这样既理清了条理,也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最后在师生的合作朗读中结束本课,开头结尾的两次朗读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也有了很大提升。

当然课堂也出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1)三幅画面是有联系的,在逐个分析之上应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便理解诗歌的整体气氛,这点在课堂上匆匆扫过,没能点到;(2)诗歌固然是感性的情感载体,但是教师在讲授时,应该是感性和理性并存,情感和逻辑并重的,这点上个人风格局限了一点。

通过这次对《秋天》朗读课的设计,我收获颇丰,我认识到真正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当然,如何细化朗读式教学中的提问设置,如何把方法在自由对话中灌输给学生,也是我做得不成熟的地方,以后一定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思考和强化。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教师,2013.

[2]杨琴.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J].才智,20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鉴赏兴趣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