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 轻松课堂

2017-08-15韦仲兄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改解读流程

韦仲兄

摘 要: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于2014年3月启动新课改,是我县第一批课改实验校,实施课改2年之多,探索出“学展练”魅力课堂的教學模式,以《次北固山下》为例,就“学展练”魅力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进行剖析和解读“学展练”魅力课堂教学流程。

关键词:课改;学展练;解读;流程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初级中学,于2013年9月招生办学,现有学生2500多人,48个教学班,140多名教师。学校于2014年3月启动课堂教学改革,因为学校新、老师新、学生新,容易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是我县第一批课改实验校,教师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实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在课改路上有2年之多,并取得一定成效,探索出“学展练”魅力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学展练”魅力课堂模式剖析

我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寻求符合本民族、本地区、本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命名为“学展练”魅力课堂,课堂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学”的环节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展”的环节包含展示、质疑点评,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含多种展示形式,如板书、口头表达、演讲、朗诵、角色扮演、学生质疑点评等。

“练”即当堂训练,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当堂训练要分层设计,即基础题、发展题、提高题三个层级。导学案要求当堂发放、当堂回收,不能布置课后练习。

课堂设计和执行时,由各科各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自主控制三个环节的时间,但每节课体现“学—展—练”三个环节。各学科在运用过程中,以学校规定的课堂模式为基本模式,加强领悟,加强研究,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加以细化,灵活应用,总结出适合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

二、解读“学展练”魅力课堂教学流程

为了清楚解读“学展练”课堂教学流程,以教学诗歌《次北固山下》为例。

(一)自研,又叫预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预设的目标完成,如《次北固山下》的自研目标为:(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熟读背诵诗歌。

(二)学习主题,又叫学习目标

学习主题要求少而精,不能泛泛而谈,一般不能超过2个知识点,务必做到“一课一得”,学有所获。教学的设计根据主题设定,教师上课第一步就是出示“学习主题”。如《次北固山下》的学习主题为:(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学会不同角度赏析诗歌。

(三)“学”的环节

这个环节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节,是教学双边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根据不同课文、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学”。学生或自主学习;或两人讨论;或小组合作;或师生探究。《次北固山下》“学”的内容安排为三个步骤:

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读,可以两两互相听读,教师可以范读,根据学情而定,抓住诗歌教学熟读成诵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2.美点追踪,鉴赏诗歌

依据诗歌鉴赏的角度,要求学生诗歌鉴赏从“炼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

这个环节,学生自主赏析诗歌时,教师巡视课堂,学生如有困难可以合作探究,可以师生互动,可以答疑解惑,要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展”的环节

学生根据导学案预设的展示方案,合理分工,强弱互助,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环节所预设的展示建议,学生根据本组实际情况选择1~2条进行展演。学生展示结束,学生适时点评,教师适时小结。

(五)“练”的环节

“练”就是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次北固山下》设置的训练题有三种题型。

1.基础题:默写古诗(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2.发展题(了解学生掌握诗歌内容情况)。

3.提高题(检测学生赏析诗歌情况)。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通过“练”的环节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便于调整教学方法。

三、遵循教学规律,回归课堂本真

新课改的课堂,不仅遵循教学规律,而是回归了教育的本真。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点明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解惑”。新课改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还不能明白的道理,还不会的方法,教师就要引导、点拨,这就是“解惑”,所以教师讲的就少之又少了。同时,教师参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就是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王美玲,刘勇.教学工作的几点感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课改解读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