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构建
2017-08-15朱海燕曾锋
朱海燕++曾锋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如何有效构建是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四步互动教学模式。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创设的,它包括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这一模式是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课堂教学领域的大胆探索,它的创设为广大教师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供了参照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四步互动;教学模式
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将主导全球,知识爆炸正冲击教育,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人才培养,一场全国性的教育改革正全面推进。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初步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应从教学生学转移到教学生自己学”“教学评价应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等。然而,在现实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新旧教育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而当代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什么”等问题不容回避,必须面对、思考、选择!为此,我们就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如何有效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四步互动教学模式”。
什么是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我们给其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各个步骤中都以师生互动为基本特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练习和矫正评析作用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领域的大胆探索,它的创设为广大教师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供了参照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教学程序,具体如下:
第一步,教师巧妙导入,学生急切参与
上课有导语,这就像戏曲中有“引子”,影剧中有“序幕”。具体地说,教师走进课堂便巧妙地运用充满激情、富有情趣、引起悬念、充斥矛盾、前后联系的语言导入新课,从而起到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引发冲动、集中注意、明确目标、提示内容、教授方法、激起学生急切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等的作用。
第二步,学生自学探讨,教师督学查疑
让学生看书学习、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将课堂变为自学、操作、交流、研讨、探究、质疑的最佳场所。教师则不断进行督促指导,行间巡视,询问答疑,引导学生练习或演板,调查学生学习讨论情况,收集学生自学疑点。
第三步,教师归纳点拨,学生明理拓维
教师简要归纳学生自学探讨情况以及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收集到的疑点进行点拨(科学类课可包括必要的课堂演示)。学生则积极发言、主动提问、消除困惑、明晰道理、拓展思维。
第四步,学生课堂练习,教师矫正评析
让学生课堂练习,完成作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可请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讲解习题,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练习或讲解后,教师要对学生练习或讲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矫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性评析。注意评析应使学生受到关怀,得到肯定,获得鼓励,感受成功,保持兴趣。
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创设的,是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创新。我们认为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双边甚至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一些教育家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如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合一”的主张;布鲁纳则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而布卢姆则指出:“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存着学习者、教材(或问题)和教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正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2.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分步进行的过程。这是因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分步的,一般由动机的激发、知识的摄取、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等步骤(或环节)构成,因此,教学过程也应是分步的。正如布卢姆所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以及教学中“一面要记住所要达到的最终模型,一面要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
3.教学过程分成模式中的四步体现了时代教改要求。一是重视了情感因素。如课堂导入和矫正评析中充分考慮了学生情感,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注意了能力培养。如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三是尊重了认知规律。如模式中自学探究、巩固练习等。四是体现了师生互动。如分组讨论、学生提问、教师点拨等。五是坚持了学生主体。教学活动中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如导入、自学、点拨、练习、矫正、评析等。六是注重了个性培养。如学生质疑、学生讲解、学生演板等教学活动。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互动的、分步的,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并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们希望四步互动教学模式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重要的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贾献文,孔令明.教育艺术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1998.
[2]李旷,潘源琛,堵惠娟,等.教育社会心理学[M].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199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