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化学学生作业分层设置

2017-08-15郑丽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减负学科素养参与度

郑丽梅

摘 要:化学必修课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作业设置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导引有术,精心设置,服务学生,体现学科的理念和价值,贯彻新课标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提出了分层作业四部曲,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分类;参与度;减负;学科素养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高中课程学习任务繁重,传统的作业设置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如何设置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又能减轻学生负担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目前国内外专家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规律等方面开展分层作业研究,本文基于高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知识→技能→思维→创新四个方面将高中化学作业设置了分层作业四部曲。

一、知识储备兼备基础性和趣味性

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做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高兴趣。此类作业一般为呈现型作业,考查学生基本知识,体现了思维发展梯度和由浅入深,由易如难的学科路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体现了“人人发展、面向全体”的新课改理念。教师在课堂作业中请学生设计了金属钠的简历,姓名:钠,年龄:11,籍贯:碱金属,体重:23,肤色:白色,性格:活泼,特长:水上芭蕾,联系地址: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族。这份简历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基本知识。

二、技能提升体现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利用作业这个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完成钠与水的演示实验后,请学生完成课堂作业:(1)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为什么?(2)如何设计金属性比钠活泼的钾和水反应?(3)案例分析:某同学做钠和水的实验,由于取的钠太大,他迅速用手把多余的钠丢到水槽。立刻出现了爆炸声,课后发现手指的皮肤被烧焦了。请问该学生错在哪里?这些问题的提出,帮助了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预防了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让学生深刻体会实验安全无小事,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常见的实验安全事故。

三、思维拓展提倡协作性

新课程要求学生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以便提高学习效率。课题研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与人合作、交流、共享及组织管理的能力。例如,拓展实验“滴水点灯”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并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找原因。思考:(1)酒精灯是怎么达到着火点的?(2)为什么加水过多会导致实验失败?(3)钠和水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4)金属钠着火能用水灭火吗?(5)金屬钠应该如何保存?这类题往往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实现了学生思维拓展方面的提升。

四、课题探究培养创新性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精神的重要方法。学生就某个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验分析、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优化程序与方法获得知识,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课外作业题既要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课外作业设计如下:假如2018年亚运会在本市举办,你将如何策划一场精彩的点燃圣火的点火仪式?很多学生想到了滴水点灯实验,还有学生提出了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等方案,该课题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科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而科学合理的化学作业设置,不仅能很好地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完善人格的形成。新课程下作业的分层和分类设置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分层作业的设置将进一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我们对新时代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凤,周本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5-27.

[2]兰春玲.高中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8):183-184.

[3]朱成立.巧妙设计问题 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化学,2016(9):1-3.

课题项目: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化学必修课学生作业分类设置的探究,项目批准号(2012YQJK156)。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减负学科素养参与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