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给我的启示
2017-08-15林明华
林明华
笔者从教17年,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期间见过各种类型的孩子,经历过很多孩子的事情,处理了很多孩子的突发事件。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什么样的事,依靠多年的从业经验都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但直到遇见下文这个孩子,笔者发现要学的东西很多,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启示。
新学期开学,我和往常一样处理日常工作:报名、发书、组织卫生、讲开学事宜……正在我讲得正起劲的时候,校长带了一个女孩子过来,她白白胖胖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和以往转学来的孩子一样。我和校长沟通后就让孩子坐到了空位子上,继续进行我的开学事宜。我以为她跟我以前接收的孩子一样,刚开始陌生几天就能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集体,便实行我一贯的做法,从不问孩子以前的事和为什么要转校,我觉得这是孩子的隐私,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开学前几天班上一切正常,我也特别留意新来的她,这个孩子的表现也是正常的,正当我高兴的时候,周一,开学第二周的周一,她没来,我再仔细看看,她座位空的,没来。我马上给她家长打电话,只得到一句话:“不想来,没有理由。”我当时疑惑不解,连不来的理由都没有,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安慰自己:新来的孩子不来就不来嘛,省的麻烦。但转过来一想好像自己被抛弃了,而且以我的性格是要刨根问底的。家访是常用手段,我来到了她的家,她的表姐作为家长接待了我,她表姐叫她从房间里出来,因为班主任老师来了,但不管她表姐怎么叫,她都不答应也不出来,我有些尴尬,于是我进入她的房间,她不抵触,因为她眼睛压根就没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她表姐也一起进来,跟她说话,她一点反应也没有。我想跟她交流根本不可能,就和她表姐说话,才知道她来表姐家也才几天,就是不说话,不上学,不干家务,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其他的事情表姐也不清楚。我又联系家长,和家长谈,才知道她以前成绩很好,而且她认为的好朋友就只有一个,性格很怪,由于和历史老师有点小误会就要转校,这个孩子是重组家庭。
带着这些结果我又家访了几次,和班上的孩子商量一下,让和她走得近一点的同学每天都到她家叫她一起上学,没想到过了三天,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她来了,我装着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下课前我说,没有听懂的同学自己来找我,我给你们补补,私下安排同学和她一起来,同学们什么也不说我也不提,这事就过去了。经过同学们和我的努力,她逐步爱上了班集体和学习。看到她的情况和她的变化,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和保护
重组家庭本身话题很敏感,再加上父母的特殊感情,所以对共同的孩子更加爱护,从小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吃亏,有好吃的、好穿的都先想到孩子,但孩子并不会得到正确的教育,也让她慢慢地认为好的就应该是我的,不会认为是父母爱自己。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自己的小物件、小事情开始,让孩子勤动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作为家长,不能什么事都给包办了。俗话说得好:“学勤快三年,而学懒三天。”
二、家长不能过于干扰孩子交朋友
人在一生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各种事情,在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中我们学会长大,才会懂事,才会有朋友。她十几岁了才只有一个朋友,可想而知她被家长“保护”得有多好,孩子在家长身边你可以保护她,那以后她出去读书,出去工作,家长能保护吗?保护孩子的最好办法是教会她识别朋友,什么是朋友,要和朋友真诚相待。
三、家长应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可能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入大学的学生吃鸡蛋不知道要剥壳才能吃,还说没有家里的好吃,殊不知是他的父母给他剥好了的。虽然看似一个笑话但发人深思,孩子的生活能力在哪里?我们都知道孩子迟早会独立生活,我们不能认为帮孩子多做一点,孩子就轻松一点,相反孩子的生活能力会更差。
四、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个电视剧叫《小别离》,主人公朵朵初三即将毕业,朵朵的妈妈为了让朵朵考上重点高中给孩子报补习班,布置课外作业,导致孩子休息不好,神经紧张,成绩反而下降。现实中这样的家长也不少,周一到周五孩子忙于学校,周六周日孩子忙于补习班,又怕身体吃不消就买营养品补身体。殊不知孩子关键时刻要的是放松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补习。再者读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东西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着急,也不问问孩子愿不愿意。朵朵的一句话:“这么多年我都听你们安排,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东西我都听你们的,而这一次我想自己做一次主。”笔者听起来好心酸,我们现在的孩子不是一样的吗?孩子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家长应在孩子的意愿上给予分析和帮助,让孩子能更好、更正确地选择。
参考文献:
[1]孙树东.读书习惯重在培养[J].辽宁教育,2005(5).
[2]賈梨.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J].教师,2016(25).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