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017-08-15步秀琴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育

步秀琴

摘 要:再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发现历史课程不论从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上看,还是从课程设计思路上看,都强调历史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人生态度、良好品德、价值观念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再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从前言中进一步了解到:历史课程从课程性质的四大特性上看,思想性被列在了第一位;从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上看,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被放在了首位;从课程设计思路上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由此,我更进一步深刻感知到: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现今国家提出的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的要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这些作用,就要潜心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此,本人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一、抓住教材中某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实现个体道德规范层面素养的提高

上学期,青年教师马静燕展示了她上《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让全班学生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进行讨论: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这节课学生在看、听、唱、说的过程中,悲愤、激昂的情绪被激发,个个表情凝重。

马老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让我不由地再次想起几年前在接受新教材培训时,主讲老师讲到一个细节: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用牙签代替“算筹”推算祖冲之的圆周率。她将那节课的最高目标定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让学生走进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过程,让他们真切感悟祖冲之严谨治学、务实求真的精神。

这两位老师的做法都是抓住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歷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司马迁、魏征、邓世昌、梁启超、张謇等,还有像闻鸡起舞、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等许多成语故事,历史课程内容极其丰富。只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资料,精心设计活动,通过历史人物的种种事迹感染学生,就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比如,学习秦汉文化中的司马迁和《史记》,教学中让学生分享司马迁的生平和他撰写《史记》的经历,在交流分享中学生自然能感受到司马迁勇于追求真理、为实现目标遇到千难万险也不退缩的精神。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让学生分享张謇的事迹,感受张謇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兴办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

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观看影片虎门销烟、甲午海战、红军过雪山、重庆谈

判等。

就拿虎门销烟来说,先播放一段重点介绍虎门销烟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之后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后,发现其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才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让那些外国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学生也在此深刻地感受到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还比如影片《重庆谈判》,导演在对这一事件准确再现之外,还巧妙地丰富了人物形象。播放其中一段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从重庆谈判这一事件中能感受到毛泽东怎样的人格魅力?学生自由交流后,教师可以提炼总结:毛泽东深入虎穴,还能应对自如,在风险面前能通观全局泰然处之,表现出政治家大智大勇的风度。

三、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活动课”,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坚强意志、学习风尚等多方面人格素养。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活动课:模拟时事报

道——侵略与反抗。穿越时空隧道,假设你成为一名富有正义感的记者,模拟报道发生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事件。如,报道虎门销烟,感受销烟过程的彻底、严密,感受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意志;报道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的壮举,体味英雄那感天动地、泣鬼神的豪情;报道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时,哭声、火光、血泊笼罩天地……这些内容的报道,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史实的认识,报道中愤怒、悲哀、憎恨、钦佩等情感油然而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水到渠成了。类似的单元活动课还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战胜恶劣自然条件的事迹,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课前五分钟活动“历史上的今天”;或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激情演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做一些小调查、小访问等。总之,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良好品德、价值观念等。

编辑 任 壮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漫谈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