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2017-08-15朱质伦
朱质伦
摘 要: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生物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现象,了解生物科学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用客观的眼光分析生物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普遍不重视生物学科,导致生物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影响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努力。“以人为本”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改传统单调、死板、机械、枯燥的“灌输式”生物课堂,为其注入灵气,成为互动式的课堂形态,提高教学有效性。
初中是学生首次接触生物课程,未知的吸引力总是非常强烈,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求知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课堂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为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一、课前演讲,我是“小小演说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难改观的,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初一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开一个好头,充分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首次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开始生物课程的讲解,而是和学生“聊了40分钟的天”,一来和学生沟通情感,让他们熟悉我这个即将伴随他们三年的生物老师。二来和学生沟通生活,当然,这些生活都是与生物知识息息相关的。我会问一些他们身边的、熟悉的生活或自然现象,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现象的作用或价值在什么地方?这个现象是不是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地方发生等。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热情高涨,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下课之前,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小问题,让他们私下里讨论或者询问家长来解决。第二次授课,我便引入了“三分钟演讲”。这个演讲主要是让学生自愿上讲台,就上节课我留下的小问题讲讲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学生经过课下的准备工作之后,几乎都是信心满满;另一方面,初中生都有好胜心理,喜欢被表扬和夸奖,所以都会争先恐后地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赢得同学和老师的掌声。
通过课前演讲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在课下主动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胆量。此外,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格外用心,需准备一些学生本身就比较感兴趣,且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并快乐的参与到“演讲”中来,体验“演讲”的成就感。
二、主体反馈,我是“课堂主人翁”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贯采用传授法教学,认为讲得越细致,学生懂得越快、越多,自然教学效率也就越高。但是这样一味的被动接受,学生就会养成不动脑的习惯,从而导致能力低下。其实,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生活经验,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自己就能理解并吸收,如果教师再反复讲,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生物课本。等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之后,开始答题。学生自主无法完成的问题,可以形成小组形式,再次进行交流、探讨,直到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再由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及时反馈,不仅教师能够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三、集体备课,我是“教学一分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在课下下足工夫。不同的教师由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一个教师由于教学的班级情况不一,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集体备课相比较于传统教师自主备课来说,能够取长补短,集众所长。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就可以更好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双方集体备课,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教师主导,你是“剧本好导演”
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上,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放不下心”。很多教师不敢让学生主宰课堂,唯恐搞砸课堂,不出教学成绩。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就像演员,他们的每一步都应该是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掌控中的。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剧本”分析问题,教师也应该做好引导、释疑和适当的讲解,点评即可。
參考文献:
[1]王春平.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6).
[2]孙少华.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4).
编辑 赵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