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课堂有效性策略之我见

2017-08-15周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课前预习

周波

【摘 要】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课前预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一、课前预习,体验数学学习活动

20世纪90年代,江苏洋四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证明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得更好。 在教学中,要解决好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创设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新知,尽情地训练思维,尽情地建构新知。

1.动手操作,让预习的知识在心中扎根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意不要为操作而操作,图形式而无实质性的东西。操作,就是要让学生有“所获”、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比较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有研究表明:“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实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从这一规律出发,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充分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这正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比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对于这些长度单位,学生容易与厘米和米混淆。我从让学生比较数学书、语文书、小学生字典等几种书的厚度,比较两支长度较接近的粉笔等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书本的厚度、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课桌的高度、黑板的长度等。通过实际的操作,感知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

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或清晰的概念。再比如重量单位的认识,认识人民币等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是极有益处的。

2.手口并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智力的发展要经过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式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语言阶段。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边想边说,对他们来说,语言的逐步掌握和不断发展,推动他们思维内容的日益丰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完全操作的基础上,与语言结合起来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1)图文并茂的要说。新教材中这种类型的教学例题和课后习题比较多,教学或练习时可以根据图画,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可以的话让学生动手试一试。这样,不仅可以使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思考过程要说。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授予知识的简单接受,而是学生要主动学习知识,建构知识。数学教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要有创造的思考,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结果有条理的阐述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教学《认识“倍”》时,要求学生从操作中感悟认识并理解“倍”的概念。所以,我让学生按要求摆小棒,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3个2根,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反复摆,反复练,直到学生完全能按要求摆出,并知道谁是谁的几倍,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倍”的最初概念。但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倍”的知识,还必须让学生在摆的过程完整地说出思考过程,让学生边摆边说,不仅能更正确的摆出,而且能清楚记下摆的过程,为以后用“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础。

3.课内及时概括,促进知识系统化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更不会有抽象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操作是必要的学习过程,但要在操作中进行及时的概括总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认知,掌握,但对于知识间的联系,共通之处,学生自己很难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把知识间的联系与学生一起发现,并阐述出来。再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内化,转变成为自己的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二、自主探究,探究数学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1.自主探究,创设应用性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门窗的周长,既强化了知识理解,又提高了运用水平;其次,结合组织兴趣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老师的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种蔬菜的平均价格等,让他们互相协作开展活动,就很好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改变课外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随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上也能把它改编成一道道典型的乘法应用题。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

2.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核心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探索,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教师一定要转变“重结论、轻过程、重讲授、轻操作”的陈旧观念,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指导,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通过他们的动手切分,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把三角形转化为己学的什么图形来研究其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经过积极动脑思考,终于找到了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感受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亲身经历知识的积累过程,从而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