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及防治措施
2017-08-15徐秦永
徐秦永
摘 要: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在效控制病情蔓延,减少损失。本文探讨了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措施
小瓜虫病在全国广泛流行,且不同种类和不同年龄的鱼体都可能发生。随着规模化淡水鱼养殖业的迅速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质恶化严重,鱼体抵抗力低,致使淡水鱼疾病繁多,大大制约了淡水鱼健康养殖的发展。
一、小瓜虫病发病原因
小瓜虫病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常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最小为0.3mm~0.8mm×0.3mm~0.5mm,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
多子小瓜虫一般由感染鱼或携带虫体水源、其他生物、器械带入鱼塘。成熟虫体离开病鱼后立即形成胞囊,粘附在鱼池底、壁或其他固定体表面,胞囊内逐渐分裂成许多小个体,即幼虫母体,通常一个胞囊能形成2000多个幼虫母体,最后破囊而出变成感染性幼虫,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剌腺钻入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小瓜虫是一种专业性寄生虫,只有依赖宿主才能生存。进入上皮层后,虫体变圆,成为滋养体。研究者还发现,虫体能够在上皮细胞层下面进行复分裂,这是多子小瓜虫三期生活史的一个发育阶段,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只有在胞囊期和幼虫期,才对药物敏感和容易被杀死。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的所需要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鱼,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天,但在7℃以下,往往需要5周以上。
二、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鱼种放养前半个月左右,先要对池底过多淤泥进行清理,洗刷池塘水泥池壁,并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带水进行彻底消毒;对池塘应合理施肥,且培养适当的水体浮游动植物,不宜过多,以提高池塘水体质量;在饲养过程中,控制好养殖密度,保持住养殖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投喂适当的活饵,以增强鱼体抵抗感染的能力。鱼种下塘前抽样检查,如果检查出有寄生虫寄生,应立即使用20~30mg/L的福尔马林药浴5~10分钟。鱼体的抵抗力强时,小瓜虫寄生后也不能在鱼体生存长久。除了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避免病原的引入,还可以通过制备小瓜虫疫苗来保证宿主鱼体的健康,目前疫苗可分为活体疫苗、灭活疫苗以及遗传工程合成疫苗。活体疫苗是使鱼体感染少量的小瓜虫,再对其进行药物治疗,让鱼体自身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使用活体疫苗应严格控制感染数量,以免导致人为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鱼体进行小瓜虫活体疫苗的实验表明,经过活体疫苗的鱼至少能保持8个月不感染小瓜虫。现今一般采用活体疫苗,通过培养再杀死小瓜虫来制成,采用腹腔注射方式,使其产生免疫力来抵抗小瓜虫的感染。实验采用超声波破碎灭活小瓜虫做疫苗,对小瓜虫的侵袭感染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2.治疗措施
在鱼体上寄生的小瓜虫,不是各个生长期都对药物同样敏感,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过去;而在其他时期(早、中期)的滋养体,由于外面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所以很难将它们杀死。因此,在治疗上,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是要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水温24℃以上每天用药一次;18~24℃隔天用药一次;13~23℃间隔两天用药;7~8℃间隔三四天用药一次。评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在3个疗程之后,根据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有无虫体或虫体是否死亡来判定。常用的防治方法如下:
(1)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37%的甲醛和5%~15%甲醇混合水溶液,甲醇的作用是防止甲醛的分解。病鱼可用125 mL/m3~250mL/m3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水温21℃),治疗浓度不能超过167mL/m3。治疗时要充分充氧,治疗后立即换清洁的水,并充氧。有人用150mL/m3福尔马林浸洗鱼种10分钟~15分钟。可以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是15mL/m3~25mL/m3,1亩塘(1m水深)用福尔马林10L~16L。
(2)用亚甲基蓝3mg/L全池遍洒。
(3)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4)用生姜和辣椒混合剂全池泼洒。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m)用辣椒粉0.39g、鲜生姜0.75g(或平姜片0.15g)加水15g,煮沸半小时后取药汁兑水全池遍洒。
(5)升温在水族箱中饲养的金鱼患此病,可将水温提高至18℃以上,小瓜虫即可脱落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一直将硫酸铜作为治疗小瓜虫病的最适合的药物,国内也有少数报道肯定硫酸铜在小瓜虫病治疗上的效果。但是,硫酸铜不能用于治疗小瓜虫病,因为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效,而且还能剌激小瓜虫更快形成胞囊,加快虫体繁殖速度,加剧病情等。使用硫酸铜后,很多藻类会被杀死,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变低,特别是在高水温时更是如此,鱼可能因缺氧而死亡。
总之,近年来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的鱼类疾病呈上升趋势,造成养殖魚种和成鱼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复方中草药防治小瓜虫病取得突破性进展[J].天津水产.2011(01).
[2]孙硕.淡水养殖鱼类小瓜虫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水产.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