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门县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2017-08-15顾爱萍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控制对策环境污染

顾爱萍

摘 要:水产养殖环境破坏的自身污染是因养殖期间肥料、饲料的淤积及生物排泄物导致的。这里我们分析了当前运用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中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制定防治污染的措施的方法。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近年来,易门县十街乡利用得天独厚的低热河谷气候条件,把谷花鱼养殖作为助农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培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渠道。据了解,今年十街乡共养殖谷花鱼2700多亩,亩产20至30公斤,可收获谷花鱼8万多公斤,按目前40元/公斤的市场价计算,可实现产值320多万元,亩均增收1100余元。然而我们要知道,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取决于环境情况,水环境优化直接影响着养殖效果及产品安全质量,然而水产养殖期间也会形成污染源,对附近水域环境和生态造成一定威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可持续发展。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破坏

大多数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投饵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化学药品和治疗剂。广义的“废物”还包括死亡和濒死的鱼以及逃逸的鱼、病原体等。

1.未食的饲料。无论是精养还是半精养网箱养鱼都需要投喂饲料,而投喂的饲料总有一部分不能为网箱养殖的鱼类所食。对未食饲料的量目前几乎没有直接的研究,部分原因是难以区别收集到的残饵和粪便。一些研究者对池塘和网箱养殖鲑鳟鱼类的残饵量作过估计,但所得结果差别较大,未食饲料可少至1%,多达30%。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养殖方式和饲料类型的差别以及管理方法的不同所致。池塘养殖虹蹲,未食饲料的比例在投喂野杂鱼时最高,投喂干饲料时最低。显然,这是由于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及鱼对食物的易得性所决定的。

2.排粪和排泄。鱼类摄食的饲料中未被消化的部分连同肠道内的粘液、脱落的细胞和细菌作为粪便排出,消化的部分被吸收和代谢,所吸收的营养物中有一部分作为氨和尿素被排泄。

3.化学药品。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的三大措施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因此在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体系中受到普遍重视。目前,我县谷花鱼养殖方式管理初放,利用生石灰消毒、投放鱼苗后,一般不使用专门针对鱼体的化学药品,基本属于原生态的养殖方式。化学药品的污染物来自水稻病虫防治过程中的少量残留药剂。

4.物理及重金属污染。在水产养殖期间,渔业发展通常要用到机械设备油脂,废弃的养殖设备和渔业造成的垃圾都会对水质有一定污染。据县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重金属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易门县十街乡不属于重金属污染疑似区域;同时,养殖区多采取自留灌溉方式,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仅在土地翻犁过程,物理及重金属污染现阶段暂可忽略。

二、水产养殖污染的控制措施

1.完善和渔业养殖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县农业、水产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在通过实地调查时,分析养殖区域的养殖负荷量,进一步和环境负载量相结合,实现对环境和养殖两个方面的有效评估,防止因为盲目扩大而导致的环境超载负荷,减轻水产养殖对于水域的环境破坏,实现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发展。

2.在水产养殖领域要建设完整的水产养殖业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的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涉及农业、水利与环境部门,农业行业内部涉及到农村环保能源站和水产工作站。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吸取国内外的相关水产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和县内具体状况相结合,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水产养殖领域要多个部门一致配合,要明确职能作用,加大对水域的保护力度,降低养殖污染情况。优质的水源是促进水产养殖的重要条件,是产出高质水产品的前提,水产养殖的区域环境状况是当地水产养殖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县十街乡为例,县农业水产部门、十街乡政府要提高对水产养殖区进行全面规划的力度,对水质安全实施合理功能划分,县农业水产、农村环保能源部门要在自身职责内明确相关的标准要求实施水环境的科学评价,结合对水产养殖区的科学规划,明确当地水产养殖许可证的发放。水利部门要在水保建设领域、环保部门要在水资源质量监测领域各自认真履行好习惯职责。

3.合理投入饲料,采用绿色药品。绿色医学向来以人的安全和健康为主要宗旨,通过新型科技来提高疾病預防能力。它既能调节水生动物的均衡性,还能维护生态健康,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水产饲料在促进养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还要结合各种类在各个生长环节对各微量元素需求量的差异,实施科学的添加措施。添加期间要借助必要的饲料输送技术,及时处理养殖期间遗留的饵料,并进一步降低饲料溶解导致的环境破坏。这就要求,药物研发人员要加大对绿色药物的研发力度,县农业水产部门要加大低毒低残留绿色药剂的引导推广使用力度。

4.提高养殖业人员的环保素质。县农业水产部门,要分析现在的水产养殖存在的影响环境的隐患,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对养殖户的培训来提高其技术水平。在发展中,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来提高养殖户对于渔业水域环境的重视力度,以此来增强养殖户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

5.消费者对水产品消费观念,在实际中,往往严重影响着养殖方式的取舍。但生态的养殖方式,收益与投入的矛盾还未得到和谐统一。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引导养殖户生态养殖户,又要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逐步达到养殖户与消费者双赢的目的。

6.在水产养殖中,通过水净化技术来净化渔业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的水产养殖净化体系里,通常使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三种净化水体的方法。由于这三种方法的处理方式不同,加上其优点和缺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各个养殖户要按照水质的状况和成分,结合自身经济水平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

三、结语

总的来说,水产养殖自身会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采取一定的改善方案来维护生态平衡,确保水质,能够有效提高渔业生产的效果。加大力度开展各项监管措施,减少或根治污染,能够推动水产养殖业的优质高效的发展。所以要全面落实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探究,分析出问题根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推动水产养殖环境的全面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安芳,刘瑞芳.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污染控制对策[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04:15-17.

[2]张小栓,李楠,蔡文贵,田东,傅泽田. 我国水产养殖水污染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07,No.13305:30-33.

[3]雷志刚.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控的对策[J]. 北京农业,2014,No.60233:177.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控制对策环境污染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