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问题初探

2017-08-15王美娥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初探建设问题

王美娥

摘 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也让人们担忧自己所面临的生活环境,而林业工程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尤为重要。林业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积极响应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加快了自身建设的脚步。在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在所难免。本文就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生态林业;建设;问题;初探

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加,同时社会对林业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要尽可能使林业发挥的功能最大化,以求可持续发展。林业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其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即: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学、林学为基础,以林业资源为核心,加上现代化的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套让动植物与社会相匹配的系统。近年来开展的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也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林业工程建设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小,农民积极性不高

人们虽然可以从各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上了解到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意识,思想观念保守,而且极难转变,因此很难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没有合理规划布局

在建设规划上要以农民自愿为基础。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情况,将一些良田也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在树种选择上也过于单一,同一地区普遍使用同一树种,群落结构单一,也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苗的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就容易引起病虫灾害,从而危害生态环境。还有人只顾眼前利益,大量种植速生丰产林,然而这种林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但人们不注重培育土壤,因而使林地变得十分贫瘠,还会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预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当然也难以发挥出来。

3.生态环境意识缺乏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容易忽视林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人们大多以经济效益为重,乱砍乱伐已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再加上森林火灾时常出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影响。相关部门虽然已加快了林业工程建设的脚步,但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还缺乏一定的思想准备,还未将林业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普及到全民,从而发生建设成果又被破坏的现象。

4.林业工程质量偏低

由于林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会使一些地区在短期内大量退耕还林,此情况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还林面积偏大、速度过快等。在市场无法供应充足的良种时,为了追求速度,栽种一些劣质种苗,这样不但加大的栽植的任务,也增加了造林成本。

5.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建设的整体进度处于迟缓状态,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林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也是一种发展林业的好办法,可以利用民间资金来植树造林。林业流转可以使农户的林地得到更好的管理,可以提高种苗的存活率,从而保证造林的质量。但是,在流转林地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有很多业主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完全被忽视了。

6.体系尚未健全

目前,相关部门对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投入还相对不足,导致其缺少人才及设备保障,同时,实践中未能高效运用先进的技术。一些基层的林业工作人员还面临着工作环境差等条件,也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要真正地提高高科技服务的技术含量,难度不可小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形式化特点过于明显,由于缺少科学性,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二、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议对策

1.增大宣传力度

宣传部门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全民都能意识到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政府要加强宣传部门及媒体的合作,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等扩大宣传影响力。要充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统筹规划。

2.规划布局,多树种搭配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具体且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划,以求对生产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要以解决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提高森林质量为目标,合理配置树种结构,可以采用不同树种相互组合,以达到互相补充的目的。另外还要规范造林技术,使造林机制得到完善。还要建立一系列管护制度,保护所造林木。加强对林地和森林采伐的利用管理,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3.培养生态环境意识

教育相关部门应实行生态意识教育,将生态教育普及到每个公民。生态意识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宽生态意识教育大众传播渠道,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营造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4.提高造林质量

各部门管理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包括制度与技术的管理。有良好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造林时要对土壤进行检测,以求找到适合木苗生长的土壤。要选择合适水源,盐分过高或者短信物资过高的土壤不利于木苗生長。掌握木苗生长时期,进行正确合理的灌溉,用适合植物生长的方法去培育,才会提高造林质量。

5.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是林业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此外,还要动员全民的力量,拓宽渠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国际的援助,也可以争取其他优惠贷款,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资金运营管理模式,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6.健全科技体系,提高技术水平

国家要加强对林业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视,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紧跟时代的脚步,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人类生存需要合适的环境,因此国家支持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相关部门也应引起重视,林业工作者要有正确的生态意识及价值观念,通过科学理念来引导人们做好林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振彪.关于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4,23:27.

[2]陈迪.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72.

[3]赵宏伟.关于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思考与建议[J].种子科技,2016,09:44.

猜你喜欢

初探建设问题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