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2017-08-15马学珍苏正喜

艺术评鉴 2017年13期
关键词:古钱币赏析书法

马学珍++苏正喜

摘要:中国古钱币上的文字有满文、蒙文、粟特文、阿拉伯文、回鹘文、汉文、西夏文,钱币上的书法,都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家、书法家、资深专家所书。钱币是最能反映当朝政治、军事、历史、科学、文化于一身的媒介物。而钱币上的书法变化,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演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古钱币 书法 赏析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139-02

中国古钱币上的文字有满文、蒙文、粟特文、阿拉伯文、回鹘文、汉文、西夏文,钱币上的书法,都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家、书法家、资深专家所书。钱币是最能反映当朝政治、军事、历史、科学、文化于一身的媒介物。而钱币上的书法变化,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演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中国的书法艺术同样源远流长。书法艺术伴随着古代钱币的发展足迹,钱币上的书法变化,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演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纵横上下几千年的古钱币,流通时间之久、地域之阔、书法之美,享誉全球。古代钱币上的文字书法千变万化、怒猊渴骥、如雏画沙、精彩纷呈,探研使人如痴如醉,铸就了人生一大梦幻。目前为止用于钱币上的文字有满文、蒙文、粟特文、阿拉伯文、回鹘文、汉文。这几种文字在中国流通钱币上都出现过,为不同书体平添了古钱币文字的魅力。

我们收藏和鉴赏钱币,不仅会使人惊叹于中国的历史悠久,同样也会被钱币上多姿多彩的书法所折服。而通过品析古钱上的书法,既可加深对中国货币文化的了解,又有益于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钱币的特征,从而提高对钱币的鉴赏水平和识别能力。

一、古钱币诞生的历史背景

从春秋战国时的铲币、刀贝、圆钱上的文字开始,其上面文字都为大篆。因为当时各诸侯国的文字并没有统一,故字体多变、笔画复杂;结构显得飘逸、书文朴质凝重;字无定法、书无定势,呈现出书体特有的原始美。

秦始皇统一中国,制造出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把象征天圆地方的“半两”钱推向全国。该钱币的采用,便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至此,金钱与生活须臾不离,深深的扎根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古钱币体积大小,价值多少是最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体现国家意志、各时代最高科技水平的遗物。可以说,没有一种遗物更能比钱币全面、完整、真实、形象地反映文明时代的历史进展和社会变革。

社会兴盛安定,古钱币的铸造就整齐划一,重如其文;社会动乱衰败,古钱币就制造粗糙,薄厚不一,文字弥漫。所以,古钱币的形制、大小、文字涉及当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民族、军事、外交、科学、度量衡、美术、书法、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枚古钱币,折射出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文化,是今人洞悉、研究历代文化发展变化的一把金钥匙。其文记载了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是时代变迁、国家兴衰荣辱的代表者。

二、古钱币文字书法艺术

在先秦时期,采用较多的是当时各地的篆体字。秦朝后,文字得以统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秦篆体成为货币上主要的文字之一。隋唐之后,隶书被更广泛的使用,而楷书则是宋朝之后钱文的主流。古钱币文字书法精髓直观之美,在与红绿斑斓的材质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把人生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历代政治家、书法家在古钱币上的笔墨

秦相李斯所书“半两”钱,文字厚重、稳健、圆润流芳百世,见钱如见人,是对李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三国时期具有书圣之称的皇象所书“大泉五百”“当千”玉箸体,结字工整、法度森严、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金朝党怀英所书“泰和重宝”篆书字体,精美典雅、飘逸傲群;大书法家徐铉所书南唐“开元通宝”“唐国通宝”篆书,疏密停匀、心眼准程、疏密欹正;北宋九叠篆“皇宋通宝”,篆笔形如流水,更是豪绝精美;欧阳洵所书“开元通宝”,留白准确、袖手藏娇;大书法家苏东坡所书“元丰通宝”篆、隶、行三种,字体冰肌玉骨,字点笔画如“卷起千堆雪”纵放豪逸;北宋宋徽宗所书“大观通宝”遒劲潇洒,气韵飞动。宋代“对钱”字体层出不穷,精彩异常,深受爱好者喜爱。

北宋米芾所书米书大观;金元仿宋铸造的“大观通宝”;金朝党怀英所写篆书体“泰和重宝”;北宋宋徽宗所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苏东坡所书“元丰通宝”;清代周尔庸所书宝河钱局“咸丰通宝”“咸丰重宝”“ 咸丰元宝”;戴熙所书“咸丰通宝”“咸丰重宝”等等钱体书法,俊逸精美、整肃俏丽、气息古朴,横、捺、点画“波磔必老苍,惨淡出平易”,沉着痛快、纵横自然。御书钱除宋徽宗所书瘦金体外,还有宋太宗赵光义书所“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真宗赵恒所书“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宋神宗所书行书“元丰通宝”等等。汉字在古钱币上使用最多,也最丰富,篆、隶、真、行、草、楷、宋等书体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隶书因其字体秀美、结构开张和特有的文人气息,对钱文的影响是深远的,历朝历代都有它的身影,直到现在我国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仍然使用的是隶书。

(二)各种文字在钱币上的应用

满文“天命汗钱”是中国钱币史上唯一一种全满文钱币,相传为额尔德尼所书。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同治等钱币,都是满汉文相间,形成与历代钱币不同的风格,突显出统治者政治思想与具体表现。如:元朝蒙文“大元通宝”;西夏所铸“福圣宝钱”;公元6-8世纪在西北可汗部落流通的“粟特文”也称“突骑施钱”钱币;清同治年间(公元1861-1874)新疆铸钱使用过的阿拉伯文字钱币(钱币家称其为“红钱”);公元9-14世纪新疆高昌回鹘王国铸造的“回鹘文钱”等,汇聚了中国历代钱币书法之丰富。

综上所述,历代所铸钱币虽各具特色,但是先秦或秦汉钱币,基本以篆书体为主,其书有古篆、大篆、小篆,其体有玉箸体、悬针体等。在一枚钱币上应用变化多端,各具特色。正如北宋名誉品“皇宋九叠篆”篆文与普通篆书更有特点,观其钱更能领略篆书书法之风云变幻奥妙。篆书汉“半两”“五铢”、莽汉“六泉十布”、十六国时的“货泉”“汉兴”“凉造新泉”、南北朝的“永光”“太货六铢”“常平五铢”、 北周“永通万国”等,其书似如流水,其体妙龄之回春,闪烁耀眼,变化自如,夺人之心,回味无穷。书法在钱币上的产生,使得篆、行、真、楷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钱币书体的出现,诸多名人书法家竞相将其墨宝奉献其上,今天,是其成为吸引收藏爱好者的主要原因。

篆、隶、行、揩、真等书体在钱币上的表现,到北宋时一鸣惊人。北宋虽然国力不强,但其各年号所铸钱币却极有特色,与秦汉时期的篆书相比,宋钱币上的篆书又是另一番风格,后人欣赏时还能体会和享受历史进步的魅力。元、明、清书体在钱币上大不如前朝,铸造工艺水平低下,筑造大誉书体钱币极少,这与朝綱不整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

三、结语

爱好钱币就是书法魅力的吸引,也是享受钱币书法的艺术。如从钱币中无法理解其书法之韵律,无法被其精美的文字和书法内涵所吸引、所陶醉,故就难享受到汉字书法锋芒犀利、波磔分明、笔下生风云之感受。

参考文献:

[1]杨公博,吴铁城,李建清,宋志永,余丰辉,陈少扬,段红坤,孙浩,金琪.中国钱币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中国钱币杂志社.中国钱币界[J].2016,(06).

[3]牛达生.西夏钱币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

[4]苏正喜.西吉古钱币志[M].宁夏:宁夏教育出版社,2013.

[5]袁水清.中国货币史之最[M].西安:陕西三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古钱币赏析书法
诗书画苑
古钱币被窃案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