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2017-08-15景霞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景霞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初中历史改革的进程并不顺利,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做一些研究,以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知史可以明鉴,学习历史知识有利于辨别是非,有利于服务社会,所以对历史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了历史学科以史鉴今的作用,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以教材教历史的方法,而要学会用教材教历史,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历史,主动去以史鉴今。

一、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弊端

当今的初中历史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新课标下历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结合多日的考察,谈一下所观察到的问题:

(一)教师以教材为本

如今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持唯教材论,即以历史教材为标准,照教材上所设计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讲解,忽视课与课或是历史

事件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并且出现让学生背教材的现象。这种唯教材论容易使历史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抑制初中生想要学

习历史的兴趣。

(二)课堂以教师为主

在历史课堂的讲台上,笔者发现往往都是教师在侃侃而谈,并且在教书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互动或是零互动,形成了一个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这样做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体

地位相违背,阻碍了新课程改革在历史学科的开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在这一部分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课标的一些教学理念,提出一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就是把课本内容打乱,按照一个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主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摸清历史事件的脉络,达到熟记历史的作用,又可以提起初中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主题教学这一措施中笔者将结合初中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的历史脉络是以历史时间为基准叙述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政策,这样的教材编法有利于让学生明确朝代的更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混乱,所以笔者认为使用主题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抓住这一单元所要叙述的历史核心和价值。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出一个历史主题,即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发展,并把这一主题写到黑板上,然后圈住中央集权四个字,对学生进行名词解释,让学生了解到中央集权的含义,然后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自己阅读这一单元的内容,10分钟后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变化趋势。讨论完后举手示意,当教师看见差不多的时候,就让学生停止讨论,然后让小组自愿说出刚才讨论的结果,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教师在这一单元教学中的主题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对秦汉

中央集权的学习,而且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对秦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互换教学

互换教学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个讲师身份的互换,让学生充当讲课者,教师坐在讲台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节课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是在学生讲完以后对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述,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以初中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军权的加强》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这一内容进行自学,5分钟后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即今天你来当老师。主要就是想让学生讲授明太祖加强军权措施这一块的内容,我需要3位同学参与到这个任务中,每位同学有5分钟的讲授时间,你们谁愿意,请举手示意老师。每当一个学生讲完,教师对这一学生所讲授的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

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教师通过三個同学的讲授,可以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共性,有利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同时这一互换教学调动了学生心中的紧张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高度

集中,从而激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且互换教学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实现。

(三)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即以问题这一形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里

笔者所讲的问题教学法并不是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题教

学模式,而是学生问、教师答,这样做既可以实现新课改中所要求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学科的

兴趣。

笔者在这里将借初中历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为例来阐述问题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先问你们通过预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科举制创立、完善及影响。教师问你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过疑问吗?学生点头,教师说你们能把疑问说给我听吗?学生可能会因为胆怯,害怕所提问题过于幼稚而不参与这一过程,所以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应立即转换方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换问题,再选取一个问题呈报给教师,教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进行逐个

讲述。

不论使用上面的哪一种方法或措施,笔者认为都有利于推

动初中历史学科的改革,但是如果只靠这些措施方法则不足以

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

不断摸索和创新,以推动新课标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冉仁波.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1.

[2]白雪峰.新课标情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研究[J].中华少年,2016(10).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