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2017-08-15梁建军曹伯民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蝼蛄金龟子成虫

梁建军 曹伯民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河南省主要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形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城市绿化、园林苗圃的生产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地下害虫;综合防治;城市绿化

地下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许多害虫的适应范围扩张,北方地区害虫种类数量日益增加,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愈发严重。同时由于使用除草剂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也已逐渐退出历史,对地下害虫的物理阻断措施减少,害虫耐药性增加,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严重;加上河南省春旱發生年较多,应该加强对地下害虫防治的重视。

一、地下害虫主要种类

地下害虫包括金龟子类、蝼蛄类,地老虎类,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如果防治不当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二、地下害虫的形态及发生规律

1.金龟子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东地区,金龟子属于鞘翅目,金龟甲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成虫体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触角鳃叶状,体壳坚硬,多有金属光泽。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成虫一般雄大雌小,危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金龟子幼虫适生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若前作物为豆科植物,又加施未经腐熟的厩肥,则蛴螬必然较多,除危害榆、杨、山楂、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外,还危害柳、桑、樟、女贞,红叶石楠、草坪等林木。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是主要的地下害虫。成虫咬食树枝嫩尖及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群集危害时更为严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时咬食,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其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导致幼苗枯萎死亡。成虫交配后10—15天产卵,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一百粒左右。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

2.蝼蛄

蝼蛄是多种地栖性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的总称。俗称土狗。蝼蛄生活在地下,湿土中可钻15~20公分深。前足适於铲土,体圆柱形,头尖,有翅,夜间可出洞。产卵于土穴内,穴内存放植物作为孵出若虫的食物。欧洲蝼蛄,有护卵和若虫的习性,吃植物根,大量发生时,主要危害松、柏、榆、槐、海棠、樱花、梨、竹、草坪等。

在我国北方以华北蝼蛄危害为主, 南方以非洲蝼蛄危害为主。华北蝼蛄为3年发生一代,非洲蝼蛄为2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并在土壤内作土室越冬,深达1-16米,每洞1虫,头向下。次年待20厘米地温达到8℃时开始活动,在地表营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在土壤温度为15.2-19.9℃、气温12.5-19.9℃、土壤含水量20%以上时最适宜蝼蛄的活动;温度在26℃以上时,转入土壤深层基本不再活动。因此,蝼蛄以春季和秋季危害严重。

华北蝼蛄多生活在轻碱土壤内,产卵于15-30厘米深的土壤卵室内。非洲蝼蛄多生活在沿河或渠道附近,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堰处所。非洲蝼蛄在黄淮地区约2年完成1代,长江以南1年1代。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更趋向于潮湿地区,集中于沿河、池塘和沟渠附近。在黄淮地区当年化为若虫,以4-7龄若虫越冬,若虫共8-9龄,于第二年夏、秋羽化为成虫越冬,第三年5-6月产卵。在5-20厘米深土壤中作长椭圆形的卵室产卵,卵室口常用杂草堵塞,以利隐蔽、通气和卵孵化后若虫外出。

蝼蛄主要在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种子不能萌发、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蝼蛄食性复杂,取食地下茎、根系、地上茎,造成地下茎和根系形成缺口、萎缩,嫩茎形成缺口、弯曲、萎缩,轻则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严重时造成植株局部或全株枯死。

3.地老虎

地老虎为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其种类很多,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松、杨、柳、广玉兰、大丽花、菊花等多种植物。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白天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甚至毁种。

发生规律: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5-6月、8月、8-9月为幼虫为害期,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来不及化蛹的则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日伏夜出,飞翔力很强。幼虫多在清晨把地面上幼苗咬断,拖入土中作食料,幼虫共6龄,3龄前多群集在杂草和花木幼苗上危害,3龄后分散为害,5龄进入暴食期,危害性更大,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的是第一代幼虫,10月越冬。

三、防治技术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1.物理防治

一是深翻土壤,精耕细作,破坏害虫滋生的环境;二是换茬,合理轮作,减轻其危害;三是合理施肥,猪粪厩肥等农家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可减轻危害;四是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能消灭一部分卵和幼虫,灌水灭虫。水源条件好的地区,在冬季灌水淹没越冬虫、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50%对硫磷或20%异柳磷药剂与水和种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种;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包衣,还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对水40kg,拌种400~500kg,可防治地下害虫;注意拌种应在暗处遮光进行,闷种3~4小时,待种子阴干后再播种。

(2) 土壤处理。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亩2~3千克拌细土25~30千克制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亩2.5~3千克处理土壤,将该毒土撤于种沟或地面,随即浅锄。在春季树液流动时,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ml,结合灌水施入土中;在金森女贞,小叶女贞等地每667平方米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3kg,拌细土25~30kg,顺垄撒施,然后覆土或浅锄;也可混入厩肥中施用,每667平方米撒20kg,可防治地老虎和蛴螬。

(3)毒饵。用5kg炒香的麦麸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g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g对适量水,制成毒饵,可防治蝼蛄、地老虎;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拌铡碎的鲜草50kg,每667平方米用20~30kg于傍晚在作物行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防治地老虎。

3.诱杀防治

(1)糖醋液诱杀。将糖、醋、酒、水按3∶4∶1∶2配制,再加入少量的敌百虫,用盒子装好,于傍晚时分,装放在田间距地面1m高处,可诱杀地老虎成虫。

(2)灯光诱杀。在田间距地面30cm处,架设一盏40w黑光灯,灯下挖直径约1m的坑,铺膜做成临时性水盆,加满水后加微量煤油封闭水面。傍晚时开灯诱杀蝼蛄和金龟子的成虫。

(3) 药枝诱杀。取0.3~1m长的榆、杨、刺槐树枝,在40%的氧化乐果乳油30倍液中浸泡12小时,于傍晚前插在田间,每667平方米插5把,可诱杀金龟子。

4.生物防治

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寄生生物,抑制害虫种群数量。

5.注意事项

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防治地下害虫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等,而使用低毒,低残留,药物稳定,药效显著植物源农药。

四、总结与分析

1.地下害虫的危害

地下害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以金龟甲科、蝼蛄科、夜蛾科种类较多,危害大。金龟子幼虫啃食植物地下部,成虫嚼食植物叶部,造成植物枯萎死亡。蝼蛄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地老虎幼虫将植物幼苗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甚至毁种。春秋季多为这些害虫的活跃期,对春播秋收造成威胁,需要加强害虫防治工作。

2.综合防治应用前景

对地下害虫的防治首先应掌握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做好预测工作,其次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预防治理。常用的防治手段有物理、化学、诱杀、生物等手段。物理手段可以破坏害虫生境,从而抑制害虫种群扩大。化学手段效果明显,但要注意农药的使用要注意技巧,防止害蟲快速形成抗药性,同时注意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诱杀手段可以方便灭杀成虫。生物防治可以无公害的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维持农业生境的生态平衡。

现阶段应该推广生物手段,实现农业生态自然健康发展,辅以物理、诱杀手段,将地下害虫控制在危害较低的程度。在特殊季节、气候条件下,为防止害虫大发生或已经大发生,才可实施化学手段快速灭杀。

参考文献:

[1]徐工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

[2]万会英,绿植花卉病虫害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3]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迟德富,严善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

[4]夏希纳,丁梦然,园林观赏树木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

猜你喜欢

蝼蛄金龟子成虫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大自然的除草机——金龟子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吸引金龟子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吸引金龟子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地球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