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促进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因素分析及启示
2017-08-15王欢冯飞姬雄华
王欢 冯飞 姬雄华
[摘要]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具有很好的发展,本文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在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村副业、催生农村集体经济出现三个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促进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劳动力及农村金融因素,并以这些因素为范本,重点归纳了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党对农村生产事业的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及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等对当下农村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5-74-4
Abstract: Therural economyof Shaanxi Gansu Ningxia border area during Yanan period had a goo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ree main achievements of rural economy in Shaanxi Gansu Ningxia border area,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ion of rural sidelineindustry, and breeding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Based on that, it analyzed the land, labor force and rural financial factors promoting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border area of Shaanxi Gansu Ningxia, taking these factors as models, summarized on focus theenlightenments that were beneficial to current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cluding formulating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policies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on rural production, improving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collective economy.
Key words: Shaanxi Gansu Ningxia border area; rural economy; rural finance; collective economy
1 陜甘宁边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做了最大的努力。实践证明,边区政府采取的正确经济政策,帮助和保障了边区生产工作的发展,使之在农村经济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文章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总结。
1.1 发展了边区农业生产
陕甘宁边区是一个地广人稀,经济与文化皆落后的农村地区。在当时的边区,最可能与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生产,而根据边区整体的原有环境,在此工作环节中,必须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因此,在普遍动员广大民众及各群众团体参加农业生产的努力下,边区农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是耕地方面,边区政府通过鼓励和采取开垦荒地的措施,从1936年8 431 006亩的耕地面积扩大到1945年的14 256 144亩,增加了40.86%以上;二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增加了粮食的收获量,据统计计算,1937年至1945年约增产了92.125%,达到了16 000 000石;三是1939年通过推广植棉政策,1945年边区植棉面积已从3 767亩扩大到300 500亩,1944年棉花产量为3 044 865.2斤[1]。
1.2 推动了边区农村副业的发展
边区农村在以农业生产为第一位的经济建设中,辅之以畜牧业、运盐和纺织三种主要副业,林业和蚕桑业等综合发展。就边区副业第一位的畜牧业来说,边区牲畜量逐年增加,仅牛、羊和驴的总数目就从1939年的1 447 193头(只)增到1944年的2 358 676头(只),增了约38.64%。牲畜的增加不仅解决了耕牛困难的问题,而且牛和驴成为了农闲时老百姓运盐的车具,增加了他们的副业收入,根据边区独特的环境,制定了森林政策,一方面是通过林业来改善气候与提高农业产量来巩固边区经济,另一方面是通过林业开发木材原料同财富,充实边区农民收入。至于蚕桑业,虽然它带来的收入相比其它不多,但农民却对此副业充满热忱,被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副业。
1.3 催生了边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出现
边区政府未解决边区劳动力少、生产单一等问题,通过生产运动、调剂劳动力,组织合作社等政策和措施,将边区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小商品经济。具体表现为以个体经济为基础,并以自愿为原则集体化组织了许多农民合作社,主要形式是变工队和唐将班子,开辟了农业生产关系上的新纪元。劳动合作的集体经济,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关系,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畜力和工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农民的集思广益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如在边区合作运动下,通过开展生产竞赛,出现了许多像吴满有、赵占魁、刘建章、石明德这样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他们不仅自己发展生产,还组织领导全村人民生产,使人人都丰衣足食。由于农村生产的增加,市集到处都有,商业资本倍增,贫民和中农将生产的物品卖出,并买入自己所需要的,购买力提高,以商品的形式与市场发生关系,边区商业有了飞跃进展。
2 陕甘宁边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结合抗战的特殊历史条件,总结发现,推动边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劳动力、农村金融等,文章将结合边区农村的发展实际,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2.1 土地上减租交租,扩大耕地面积
陕甘宁边区是一个落后且封建残余十分严重的地区,大概有70%的土地集中在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手中,而占总人口75%以上的农民,平均每户得不到十亩地[1],所以边区农民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也发展不起来。针对这种情况,边区政府通过开展土地革命使一部分人得到了土地,并在占边区人口半数的土地未分配地区,发动了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并举的运动,并颁布了租佃条例,做为各地定租、活租、包山租、伙种、安庄稼五种不同租佃形式的减租运动标准。
经过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农民有了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甚至是边区的移民、难民和灾民只要是有劳力的可耕种者,都可分的一块土地,封建剥削的打破,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了边区农民的生活,政治觉悟也高了,农民自动实行变工扎工,修畔留崖,多施肥,多锄草,增加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改变了边区农村中的经济条件,形成贫农和雇农减少,中农逐渐占主要比例的情形,调节各阶层的关系团结起来共同发展,使得边区农业一年比一年向上发展,以前那种“民逃田荒”的现象没有了,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充分证明,土地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2 组织调剂劳动力,发展生产运动
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劳动力不够,劳动力分布不均是发展生产的困难所在。边区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奖励移难民、动员妇女、改造“二流子”、军队帮助、生产放假、劳动互助等一系列的方法来进行劳动力调剂工作。
首先是奖励移难民,把他们安置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安排他们开垦荒地,并提供给他们种子、耕具等,鼓励富民安伙子,以便吸收移民,并保证三年不收公粮,优待移民的政策吸收了很多外来农民,增加了边区的劳动力,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也发展了牲畜,繁荣了商业,所以移民成为了发展农村农业的条件之一。
其次是動员妇女和改造“二流子”,一方面打破了边区小脚妇女和“二流子”的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增加和调剂了民间劳动力,妇女不仅可以做主要的农业工作,更多的还可以从事纺织、养牲畜等副业来增加家庭的收入。1939年边区妇女投入生产的就有53 126人;1941年边区争取“二流子”也参加生产,采取说服和强制的手段,把他们从寄生虫蜕变为边区的生产者,1941年就有4 500多个“二流子”转入生产,甚至有些还成为模范的生产者,带动了其他的生产力量。
三是劳动互助,这是劳动力组织中最值得注意的,它在资源和等价的原则下,通过按家计划、变工队、运输队、互助社、合作社等形式,把边区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组织起来,据统计,1943年全边区参加劳动互助的全劳力8 100余人,占边区总全劳力的28%,到1944年在边区某些村落已经达到80%,半劳力参加变工扎工的达到46%左右[1]。劳动互助组织吸收了约1/4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占重要的比重,一方面解决了贫民劳动力,另一方面高度的组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变工扎工的劳动是二人抵三人,模范更是一抵二,某村变工后,虽然劳动力及耕牛数折半,但是,劳力平均值相差60%多。在以前个体农村经济的生产力上大大提高了一步,使边区农村农业(副业)、手工业等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条件。
2.3 发行农贷,建立信用合作社
随着农村农业生产事业的发展,1/3缺乏耕牛、农具和粮食的农户以及因必须发展农业(植棉)、农村副业(纺织业)等生产事业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上的困难。农民迫于生活及生产所需,通过高利贷、“请会”、探买探卖等借贷形式来解决问题,但私人放账利息却高达30%~50%,农民受着高利贷的剥削,妨碍了农村经济生产发展。边区政府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农贷来解决农民的迫切需要,以便贫民和部分中农购置耕具、农具,开付工资和用来进行生产生活的周转,边区农贷对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却不能解决农村金融的全部问题。所以在南区合作社经营向农民进行放款业务的启发下,边区建立起了信用合作社,一方面它把边区农村的闲散资金吸收进来,对个人来说可以生息取利;另一方面通过放款对农村农业、农副业和运输进行短期贷款,发放的耕牛、植棉、水利等几种贷款,受到了农民的很大欢迎,帮助他们解决了生产上的困难。
如在1942年发行耕牛、农具贷款158万元,增加了荒地十万亩,估计增产粗粮26 000余担,发行植棉和青苗贷款153万元,扩大植棉51 000余亩,增产87万斤,农产品的增加,解决了工业原料,间接的促进了农村纺织业等副工业的发展,对边区金融贸易有很大作用;在运输上,农民利用牲畜来运输食盐出口,保证了运盐副业的发展。
因此,信用合作社不但减轻了农村里高利贷的剥削,而且解决了农村金融上的枯竭和季节性奇缺,起到了临时调转的作用,活跃了农村金融,直接间接帮助了农业农村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经济。
3 几点启示
陕甘宁边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农村经济建设实践,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重大价值,而且对当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3.1 因地制宜的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古语有言:“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区域环境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影响不同,只有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才能有满意的结果。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气候变化较大,常年患有灾害,农民受封建剥削严重,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边区政府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及时的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农业政策:
首先,制定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的政策,把边区群众从封建剥削中解救出来,获得了进行生产建设的耕地和农业税、耕具等优待。
其次,通过劳动力的调剂政策解决了边区地广人稀的人力问题,为边区进行大生产运动提供了条件。制定举办农贷和建立信用合作社的政策,为贫困的老百姓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资本困难,进一步发展了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党和政府颁布了许多农业农村政策,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当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建设存在不平衡和盲目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短暂的利益,不顾土地和气候的限制,制定统一种植谷物的政策并实施,导致当地农产品单一且收成不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耕地,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等。所以目前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下,要求我们政府一定要重视农村区域的差异性,认真调查各地农村的环境,了解其区位优势,从而发展特色农业,杜绝盲目性和跟风性,实事求是的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建设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政策。
3.2 加強党对农村生产事业的领导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边区政府之所以能在一个落后的、狭小的复杂环境里获得陕甘宁农村经济发展的成绩,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在党班子里挑选最好的干部,并且团结农村有威信的模范劳动者来组织领导农村的生产事业。其次是在农村经济建设政策的执行中,边区政府要求村领导干部按照颁发的经济建设计划配合每个村不同的状况迅速制定细密的来年生产计划,真正做到了解情况,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积极负责,不怕困难。在边区政府不断克服苦难,不断摸索、发现和积累经验的斗争下,获得了经济建设的成就。
目前,虽然中央已经在领导班子的整治道路上做出了成绩,但是,并没有撼动部分农村地领导干部的作风及思想,一些农村干部任人唯亲,依然犯有分工不明确、人事不适当、不注意工作效率等行政工作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党对农村生产事业的领导工作,处罚和拔掉那些消极怠工、贪污腐败、不负责任的领导,及时充实农村工作人员,配备适宜于经济事业的党员干部或者人才,统一到发展农村生产事业的战线中,真正为老百姓出主意,努力创造出发展农村经济生产的好办法。
3.3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及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各种强农惠农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在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上,也遭遇了资金周转不到位,农民没钱买农具、种子等,深受资本困扰的情况。边区政府想人民之所想,向有困难的老百姓提供短期贷款,并在后期建立起了信用合作社,成为了边区农村金融的萌芽,对解决边区群众的资本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农业农村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方面,农村金融成为供应链上的一个焦点。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造成有心投资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借鉴延安时期的贷款经验和政策理念,目前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小额贷款有力的进行,加强农民的信贷知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并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全方位的将农村借贷用款对象、目的、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和信息统计,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从而有效地吸引金融机构,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帮助农民努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农民个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同一地域内同一性质的农村企业尽可能的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在农村农业产业上追求更高质量的生产,高度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补齐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短板。
参考文献:
[1]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 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陈吉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5(4):93,105.
[4] 魏鹏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5] 杨桂宏.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农业思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20-24。
[6] 李芳.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政策述评[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7] 韩秀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