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七届“莲花山花儿会”花儿大奖赛活动侧记

2017-08-15曹国梁

艺术评鉴 2017年13期
关键词:花儿

曹国梁

摘要:莲花山花儿会是甘肃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世界级非物质物化遗产之“中国花儿”传承和保护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如期举行,千百年来花儿会一直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民歌盛会。花儿会由原来的莲花山、王家沟门、紫松山三个会场,发展至今天又增加了足古川、枉子沟门、萨巴寺、戚家庵、斜角滩等花儿会场。

关键词:“莲花山花儿会” 花儿大奖赛 花儿 “莲花山令”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22-02

2017年6月25日至26日,由甘肃省康乐县人民政府主办,临夏州文广新局与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临夏州“莲花山花儿会”花儿大奖赛在莲花山脚下莲麓镇足古川村如期举行。此次大奖赛分为莲花山花儿和河州花儿两组进行比赛,为期两天的比赛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共有来自定西、甘南、临夏三地州的37个队60多名歌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康乐县“夕阳红”花儿队、政县马君雯分别获得莲花山花儿和河州花儿一等奖。

一、莲花山花儿

莲花山花儿是“中国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洮岷花儿的北路花儿,由“令”和歌词两部分组成。莲花山花儿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歌词上,其次才是音乐,它的演唱与旋律、歌词与套数以及串班长与其他花儿差别明显。莲花山花儿除了自由演唱外,最精彩的是对唱,既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最主要的演唱形式为三至五人或是七至八人组成花儿班子。两个同样的班子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并都包含一位串把式或者串班长,一般为男性,每人轮流演唱,唱完时成员同用“花儿呀,莲叶儿啊”来合唱尾声,并在齐唱中结束。每组十分钟左右,整个演唱过程主题可以多次变换,但是整体要求是问要切题、答要准确、唱要连贯、紧扣主题,并要围绕主题逐步发展。莲花山花儿歌词丰富、情真意切,语言生动、淳朴自然,格律自由,曲调比较固定、奔放、悠扬,在花儿句子末尾处常常用“呢”“了”等虚词,内容题材丰富。以歌唱祖国、情歌和描绘幸福生活为主题,花儿歌词完全以莲花山地区的方言创作演唱,前后句之间的方言非常押韵,而且是一韵到底,讲究要即兴编圆、幽默风趣、语言轻快。演唱中歌手依据自身的演唱功底自如地加进一些衬词、连接词,歌手与歌手之间的连接处,有一个连接音保持两者之间的连续性,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现场即兴编词,它需要给歌手或者串班长一定的思考时间,或在是歌手在等待串班长的说词,歌手们不能停下来,而串班长要有丰富的生活底子和一定文化程度,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综合技巧,同时要借鉴传统花儿的技巧和基本要求,最终达到顺口、有味、精炼、唤起人们的共鸣。莲花山的花儿都没有具体的歌名,每一首歌或者段子都是现编现唱,都是一个崭新的歌曲或者段子。在段子的形式上有单套、双套,所谓单套即一韵到底,句子有长有短,句数不定;而双套即为一三五为一韵、二四六为一韵,相比于单套,双套的灵活性更强,前后句之间更加押韵。

当地把“花儿”叫“唱山”“唱野花儿”“唱莲花山”,把参加花儿会叫“浪山场”。由丁作枢先生执笔,康乐县文体局出版的《花儿·歌手·花儿会》一书中,提出了莲花山花儿的四个基本点:一是惊人的即兴创作速度,莲花山花儿和河州花儿比起来,在曲调上显得比较简单、呆板,但是在轮番对唱、一问一答、即兴创作上,莲花山花儿就显得活泼多彩、气势磅礴;二是严格的演唱韵律,不论是单套,还是双套,演唱起来,韵律的要求非常严格,若稍不押韵,就会被指责为花儿“没编圆”“门外汉”;三是浓郁的乡土语言,莲花山花儿的词、句都是与当地的方言土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它,花儿就显得干巴、枯燥,不那么流畅自如了;四是深邃的兴比含意,它说事,尤其是爱情方面讲的不是直白,而是及其含蓄深邃,说对人的看不起也不明说,而是用极形象的比喻暗含讽语。考察组通过一周的实地考察和旋律记录,对于以上几点也是非常的赞同,准确地体现了莲花山花的鲜明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莲花山花儿的传承与保护建立起非常稳定、可靠、科学的发展机制和体系,基本实现莲花山花儿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有效地促進了花的传承与发展。

二、莲花山花儿会

莲花山“花儿会”自形成以来,就具有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气息,是原汁原味的莲花山民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传唱祖先们留下的经典之作,而且还不断推出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变迁的新“花儿”,“一年一趟莲花山,娃娃不引门不看,哪怕没有一分钱,也要上山欢两天”的当地习俗,至今未变。其“花儿会”每年一度,是一种自发性很强的民间歌唱活动。依据多年的风俗,当地及周边各族花儿爱好者自发出资,汉、回、土、藏、东乡等民族群众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手参与比赛和演唱。花儿会由原来的莲花山、王家沟门、紫松山三个会场,发展至今天又增加了足古川、枉子沟门、萨巴寺、戚家庵、斜角滩等花儿会场。

关于莲花山花儿会的来历,在汪鸿明所著的《花儿源流考》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这个大会的来历,一般人已经说不清了,只认为是一种历来的风俗,我们稍加考察分析,可以知道原是藏民风俗的遗留,不过本来的意义是神圣的,现在却为浪漫的意义代替了。从唐代中年以后,这一带地方为吐蕃所居,其人通称为番民,就是现在的藏民。明初统治者重视对河湟地区的经营,有计划地向这里移民,藏民势力日渐衰落。藏民向来有祭山神的风俗,在祭山神的活动机会中,除念经祈祷人畜平安、福佑一方以外,小商贩多乘机来做些临时生意,男女青年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一面乘热闹,一面便大唱其山歌了。山神的大小是看山的大小和地势而定的,山神愈大,集会的人愈多。莲花山在附近一带本有领袖群山的资格,自然是为大山神。藏民的势力消退后,祭山神的意义也降低了,只留下一些痕迹,于是唱山歌便成为只要的目的和活动了。

现在的莲花山花儿会基本上改为政府引导和主办,一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提供旅游动力,发展地方经济;二是为了更好传承和发展当地特色民族民间艺术,莲花山花儿是国家级“非遗”目录,加强其传承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康乐县政府在莲花山脚下成立了“花儿传习所”,定期举行传承人培训班,培养了大批花儿歌手,本届莲花山花儿大奖赛中的歌手几乎全部都接受过“花儿传习所”的培训和指导;三是举办此项活动能够整体提升当地人民的文化娱乐水平,加快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地方文化生活。莲花山花儿会的成功举办,弘扬了民间文化、提升了文化品位、全面推进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唱响花儿艺术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花儿会形式

莲花山花儿会的程序形式主要有拦路对歌、敬酒叙情、游山对歌、篝火话别以及紫松曲散等,每年花儿会的情况各有异同。但大体都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拦路对歌,它是花儿会的序幕,赶会的人途径莲花山附近的各村庄是,要受到当地村民的一次又一次的阻拦,村里的少男少女用当地盛产的马莲草拧成长绳,两人各牵一头,横悬于道,布下“关卡”,远路上来的歌手不唱几支花儿就不能过关。其次是花儿会的高潮,那就是游山赛歌会,赛歌的演唱包含独唱、对唱,不受年龄、人员限制,同一人员每年都可参与。既有七八十岁的阿婆,也有二三十岁的小哥、阿妹,不管是参与的歌手还是远道而来的观众,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赛歌会都是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每组一般三四人或五六人,其中包含一位“串把式”,他是这个小组的关键人物,赛歌的胜负往往取决了他的水平,小组其他成员,则是嗓音比较好的“唱把式”,整个演唱过程是先把演唱的歌词叙述一边,然后在用“莲花山令”演唱一边歌词。现在舞蹈上的赛歌内容多描绘人民的幸福生活,或是新政策、新形势、新变化,山间赛歌多以情歌为主。最后是告别会,在六月初六的紫松山(子孙山)会场上,作为整个活动的最后一个场地,人们在遮阳扇下喝着酒,叙话畅谈、聆听、对唱花儿,表示对活动的结束的不情愿,相和敬酒告别。关于篝火夜歌的场景我们没有看到,夜间的花儿活动可能是人们最为欢快和欣喜的,尤其是青年男女,他们相约山间林中,点起篝火,欢唱着心中爱慕、调情的花儿。篝火夜歌在活动期间可能每天都有,也可能延续一整夜,是花儿活动最为自由、欢唱、陶醉的程序。

四、结语

花儿传承人或者歌手是花儿传承的载体,是“花儿会”活动的主体,莲花山花儿和花儿会离不开传承人和歌手。现最为优秀的是串班长米兆仁和当代花儿的代表人文香莲等。文香莲,甘肃省康乐县莲麓镇阴古村人,2007年康乐县上报文香莲为莲花山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2008年经甘肃省文化厅审核并正式公布,文香蓮为莲花山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莲花山花儿第三代领军人物之一。莲麓镇花儿唱家辈出,名家迭起,文香莲从小就接触和学习花儿,十七八岁是暂露头角成为会儿新秀,二十四五岁时成为花儿“大家”。丁作枢先生对她的评价为:嗓音洪亮,吐字清晰,唱法自然,音韵优美,有着“花儿白灵”的美誉。米兆仁,康乐县景古镇米家巷村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康乐县文联花儿协会副主席,中国临夏花儿网“中国花儿名人”,著名的串班长和唱把式。花儿的学习来自与奶奶的口传心授,在他幼年时代奶奶就在儿歌中传授“花儿”。他创作的莲花山花儿贴近生活、时代特征鲜明、音韵优美,如行云流水、喷珠溅玉,充满莲花山乡土气息。

每年一届的莲花山花儿会已经成为一种城市名片,每年都会吸引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机构、民族音乐学者、在校硕博研究生、本科生集中莲花山脚下,进行田野考察。今年花儿会期间,作为本次大奖赛的承办方:甘肃省民族研究研究中心组成调研组,除参加活动外,还对花儿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研究,收集大量的音(影)像资料,成为本届莲花山花儿活动最重要的科研力量。

猜你喜欢

花儿
花儿好看我不摘
花儿是本书 等
会纵火的花儿
吃完果儿来认花儿
那些花儿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用花儿做的美食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花儿一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