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2017-08-15王思思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免疫检测免疫吸附印迹

王思思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检检验科,湖北 孝感 432500)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王思思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检检验科,湖北 孝感 432500)

最近几年免疫检测技术已在现代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临床医学以及生态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优点很多如简便、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强等等,它是根据抗体与抗原反应的原理,定量定性分析待测物的一种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重点对近几年应用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特点、原理以及应用做了分析,并做了比较,希望可以为免疫检测技术的有关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促进免疫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路上助一臂之力。

免疫学检测技术;酶标记;荧光素标记;放射免疫

1 免疫检测技术相关概述

早在1959年由于美国的物理学家Mallow和Berson就通过放射免疫检测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在血清中检测出了一些胰岛素,就此在分析化学界引入了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是根据分析试剂以一种或多种抗体,定量或者定性检测分析的方法。最为关键的特点就是通过抗体与抗体反应之间相互作用,具有灵敏性与特异性的特点。近几年免疫检测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免疫层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传感器(im-munosensor),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 technique,MIT)等等。

2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即被称为荧光抗体技术,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显微镜技术建立了免疫荧光技术,它在标记免疫技术中是发展最早的一种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现有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检查或示踪对应的抗体的方法即荧光抗原法;荧光抗体法就是利用荧光抗体检查或者示踪对应的抗原法,这也是最为常见广泛利用的方法。免疫荧光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就是要利用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显示,进一步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半抗原物质或者抗原的方法。

伴随着免疫荧光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其在微生物学领域免疫荧光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参考已经有人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以及葡萄球菌等细菌进行了快速检测。此外,此技术已经涉及到环境科学、免疫学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众多领域。

3 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是免疫分析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以及层析技术,检测样品在纤维膜上活动,通过毛细作用就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显示出特殊颜色,并分析颜色的的技术。

简要介绍其中一种技术,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原理,通过荧光微球表面的官能团羧基和抗体表面的荧光信号,相互反应就生成稳定物质的技术,非常新的可以定量分析的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微球产生的产物具有众多优点,如分散均匀、持续发光、可操作性极高以及结构稳定等等,理论上免疫层析技术的局限性降低,因此荧光微球免疫技术通常在检测食品违禁成分中有了快速的发展。

4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ELISA是对病毒、细菌抗原以及抗体进行检测。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研制出不同类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及高纯度抗体后,有了广泛的应用领域,最终推进了免疫分析法的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就是基于抗原抗体的有效结合,经过免疫反应特异性和酶高效催化下,对样品进行检测的应用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检测成本低的特点,可集中处理大容量的样品。这种方法在兽药与饲料的常用药物检测中经常被使用。虽然酶联免疫吸附法存在多方面优点,但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中研究最早,比较成熟的一种检测技术就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结合免疫检测技术与电化学技术,根据反应通过电化学信号对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测定分析物的方法。是由基本电极(换能器)以及抗原、抗体(分子的识别物质)组成的。

简单介绍一种类型,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就是在恒压下对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中电流进行测定的一种免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标记型以及非酶标记性两种类型。

6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系统是通过人工合成分子识别的,具有分子识别的功能的体系很多,如化学识别体系(如冠醚、环糊精等)以及生物识别系统(如酶、抗体和受体)。分子印迹技术也就是免疫学中的抗原与抗体进行特异性反应识别的过程,即通过客体和薄膜接受体间作用,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进一步分子精确识别的技术。在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时,最关键的就是对应模板分子选择与制备所需要的功能单体以及交联剂等物质。评估印迹效率时,测定印迹高聚物的色谱可以实现分析客体化合物的选择性以及键合强度。

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的免疫检测技术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如果想要免疫检测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努力研究提高操作的经济性、简便性、免疫检测技术的精确度、稳定性等方面,促进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

[1] 张 奇,李培武,陈小媚,周海燕,印南日,甘冬生.黄曲霉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03:42-46.

[2] 王小环,杨莲如,赵林立,吴绍强.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03:81-84.

R446.6

A

ISSN.2095-8242.2017.045.8905.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免疫检测免疫吸附印迹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马 浩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牛奶及水样中泰乐菌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成长印迹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浅析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价值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