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僵尸”心态,党员干部不可有

2017-08-15王厚明

杭州 2017年1期
关键词:僵尸冷漠干事

文 王厚明

“僵尸”心态,党员干部不可有

文 王厚明

心态是一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总和,心态映照时代。“僵尸”心态,其实是一种以敷衍维系感情的虚伪,是一种把乐于围观当看客的冷漠,也是一种不屑也不敢担当的无为,如此情绪滋长蔓延下去,很容易导致整个民族的思想沉沦和精神堕落。“僵尸”心态如同潜在的思想病毒,绝不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胎记符号。

俄罗斯有句俗话,“虚伪吃灵魂”。党员干部如果怀有“僵尸”心态,就会流露出无法掩饰的虚伪,名义、表面上一种样子,内心、灵魂是另一副模样。如果在自己的心里深深扎下根来,往往会是政治上两面作派,工作上阳奉阴违,人格上言行分裂。如果坐大这种心态,价值追求谈何矢志理想、忠诚信仰,干事创业谈何敬业奉献、心无旁骛,为人处世谈何言行一致、修身齐家?显而易见的是,在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中,如果钻进了虚伪,事业可能误入歧途,党性也会稀释。

“你的冷漠是良心的孤独。”“僵尸”心态外化的是一种冷漠表情。“僵尸”心态源于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屑也吝于付出,同时也是对责任的拒绝与割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其一惯做法,人弱看笑话、人强说闲话是其典型表现,清高孤傲、不屑参与是其内心标配,僵尸心态一旦在党员干部居心上位,必然缺失服务的宗旨、团结的精神、向善的胸怀。

“僵尸”心态也映射党员干部为官不为、遇事不为的消极懈怠,其实是“怕”的心绪当头。怕担当,当官怕有责,干事怕负责,出事怕追责,怕与苦活累活麻烦事沾边,怕与这责任那挂钩牵连,要么讲价钱,要么找理由,只求一身轻松,不求一身责任。怕动脑,也想有所作为干事有成效,也希望创新有为创业有成果,但却不愿付出艰苦细致的努力。筹划调研习惯闭门造车,服务基层总是蜻蜓点水,往往看不透问题、找不准症结、把不住规律,思维模式、工作方法的桎梏依旧挂在脖子上。怕竞争,凡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居稳怕乱之意,无争先创优之心;有到点下班之乐,无竭尽全力之念。诊脉“僵尸”心态,症结在于不忠诚共同理想,甘当懒官、庸官,怕冒头露尖当国之栋梁、社会脊梁,怕释放智慧能量拖累自己、福泽群众。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常怀“僵尸”心态会导致心灵的贫穷。党员干部不妨自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深处,愿不愿甘当绿叶、甘为扶梯?有没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习惯心灵贫穷,还是从此为心灵充值?党员干部摒弃“僵尸”心态,就要胸怀大爱,用包容和善良去点亮一盏心灯,哪怕是微弱的光,也能照亮周围温暖人心。能够团结教育群众、真诚帮助群众,就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你的心中很亮堂。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时代转型更需价值归属的温度。以微文化为理念的平台正承载着人们价值观念重塑的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切勿让思想习惯僵化,行动变得僵硬,不妨打破自闭心结,用真诚替代冷漠,让内心充满阳光和善良,去关爱呵护、欣赏激励工作空间释放的价值诉求,共同营造真实做人、热情干事、进取有为的时代氛围。

猜你喜欢

僵尸冷漠干事
突然之间
东霞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僵大变尸身
僵尸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