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追求纯粹的数学人生
2017-08-14
2017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当天7时21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媒体报道中规中矩。这让了解吴文俊的人忿忿不平:“数学泰斗吴文俊院士走了!他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年轻人却对他一无所知!”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28岁的吴文俊在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推荐下前往法国研读数学。“陈省身先生没让我去当时的欧洲数学中心巴黎读书,而把我安排在法国边境小城斯特拉斯堡。他说,你是去学习做研究的,應该离那些繁华喧嚣的城市远些。”就这样,吴文俊成了当地一家咖啡馆的常客,服务员们都记得,一个亚洲面孔的年轻人总爱坐在角落里,拿着纸笔自说自话。那段时间里,他证明了4k维球无近复结构,这使欧洲拓扑学大师们大为吃惊,他们不相信一个中国学生能解决这样的拓扑学难题。两年后,吴文俊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一年他30岁,是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研究员。
1951年,吴文俊举家回国。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共同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提出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第二年他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当今院士,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吴文俊常说,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文革”期间,基础科学研究几乎停滞。吴文俊尝试从古代数学中探索新路径——国外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缺乏逻辑,只有口诀,不被认可。他的恩师陈省身也认为,中国古代“无数学”,吴文俊为此与老师争辩,寸步不让。这也是身边人回忆里他唯一的一次“翻脸”。
受计算机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吴文俊深入探究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国际上称为“吴方法”,由此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为了验证演算结果,他自学编程,每天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机房里,练习超过十个小时。很多年里,他的上机时间一直居全所榜首。1979年,吴文俊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于国内刊物,引起国际同行关注,“那阵子,每天都能收到国外科研机构来函索文,所里的传真机都烧坏了”。
“搞数学,光发表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应该让外国人跟着我们跑。”吴文俊掷地有声。在他的培养和影响下,中国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数学机械化研究队伍,在国际上称为“吴学派”。
2001年,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与数学机械化上的研究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那是许多人第一次听到吴文俊的名字。吴老的学生们说:“他就是淡泊宁静,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自己也说,“科学工作就该冷冷清清的。”
在同行眼里,吴文俊无疑是披荆斩棘的开拓者;在家人眼中,吴文俊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顽童”。他健谈、幽默,80多岁时去迪士尼乐园,还体验了一把过山车,90多岁了还常常一个人逛书店、电影院。“每次跟他握手,觉得他的手非常温润,像小孩的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说。
2010年,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如今,数学巨星陨落,吴文俊星依然启明。
热议锐评:科学探索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其动力源自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而非外在的功利目的。吴老对数学的态度,正是如此。“吴示性类”“吴方法”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极为艰深的学问,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吴老的敬重与推崇,对回归科学本真的期待。吴老与前辈大师们的纯粹、淡泊,为世人树立了科学研究者应有的精神坐标。学习、传承前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使之薪火相传、内化于心,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喻思娈《人民日报》)
素材运用:纯粹的追求;开创者;淡泊名利;回归科学本真;冷清的坚守;热爱生活;精神坐标……
(资料来源:《新京报》、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