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篇
2017-08-14刘德福
刘德福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
丙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一定。
【赏析】
“谏”是古代下对上的一种进言形式,意为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纳谏”即指受谏者采纳忠言。古代中国,盛世数出,但观盛世之形成,可以认为它与统治者的思想开明、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等很有关系。
传说夏禹为治,就颇为开明,为广征不同意见,门悬鼓、钟、磬、铎、鞀等五种器具,让那些提意见的人“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为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鞀”。夏禹能留名青史,看来就与其广开言路、勇于纳谏密切相关。
历史告诉我们:统治者虚怀纳谏是盛世的序曲,骄横拒谏是亡国的前奏。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差一点受蒙蔽并由此讽谏齐威王一事,给人以深刻的教育。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因为齐威王的纳谏,最终,齐国“战胜于朝廷”。
老父劝谏孙叔敖是直接的,直接对位高的孙叔敖提出了治国“三策”,“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孙叔敖纳谏后,楚国即治矣。
吴王想要讨伐楚国,已经说了要杀死劝谏自己的人。他的门客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做比喻,含蓄委婉地劝谏了他,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
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国语·周语》称: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辅臣召公切谏,厉王也置若罔闻,最后导致国人叛乱、自己流亡的不幸局面。强秦之所以二世而亡,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独断专横,骄恣拒谏,任用佞人,阻断言路,最终导致宦官赵高欺上瞒下,指鹿为马,把秦政权拖向死亡之路。这正如《盐铁论·论诽》所评论:“塞士之途,壅人之口,道谀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殆社稷也。”隋炀帝不仅昏淫残暴,而且刚愎自用,“疾谏如仇”,公然宣称“我性不喜人谏”(《资治通鉴》卷182),于是撤废谏官谏议大夫,从制度上堵塞了大臣进言之路。对于那些敢于拿生命作赌注直言劝谏的人,隋炀帝动辄降职罢官;而对那些阿谀之人,他又视为心腹,屡加擢升,从而使官风迅速败坏,一发而不可收拾。但他也很快就自食其果,亲手断送了大隋江山,自己也做了亡国之君。
其实,生长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别人的劝诫,一定要虚心接受。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或善意或恶意的批评。善意的,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恶意的,若能虚怀若谷,也未尝不能一笑置之。然而要一个人反躬自省,来点自我批评、自我解剖,却不易做到。这是因为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是自以为是,自以为高明,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也蒙蔽了自己的心灵,这样就会犯下错误。这种错误,轻则害己,重则害人误国。因此,我们不妨将“人贵自省”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思考练习】
1.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于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孙叔敖为楚令尹
(6)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3.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4.翻译下列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4)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5.请比较甲乙两篇短文。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
6.比较甲丙两文,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
1.B
2.(1)当面指责(2)满一年(“一年”也可)(3)偏爱(4)实在、确实(5)任(6)离开
3.D
4.(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3)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4)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5.(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6.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