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塑造媒介公信力
2017-08-14梁媛
梁媛
摘 要 媒介公信力低下,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媒介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强的公信力不仅关系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决定媒介的影响力和引导力。良好的媒介公信力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需要,同时塑造我国强的媒介公信力,是应对国外媒介挑战的需要,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媒介公信力,需要政府、媒介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完善管理体制,承担媒介社会责任,加强内部和公众监督,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全方位提高我国媒介公信力。
关键词 媒介公信力;公众;监督;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0-0005-02
媒介的公信力(credibility)就是媒介被受众信任的程度,它作为新闻媒体的内在品质,是使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因素。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是绝对离不开媒介的沟通、传达作用的。目前我国有大大小小的媒体很多家,但著名的媒体却很少,简而言之,缺少的不是媒体,而是媒体的公信力。
1 媒介公信力的作用
1)强的公信力直接关系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借助于新闻媒介,我们及时了解我们想知道的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来指导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媒体通过提供信息可赢得受众的支持和认可,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就产生了媒介公信力这个概念。公信力是新闻传媒的生命所在,客观真实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公信力是每一个负责任媒的不懈追求,媒体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必须长期地向受众提供真实、可靠、可信、权威的精神食粮,在受众心目中建立起读成 实可信、公正、正派的信任度和影响。然而,当今的一些媒体为了追逐利益,无视受众的知情权,传递一些虚假的消息,受众为了得到真实的消息从而想方设法从其它途径获知,渐渐地对媒介失去了信息,媒介公信力也很难健康有序的成长。
2)强的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引导力,从而有助于提升媒介的影响力。良好的媒介公信力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需要,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比如:地震、海啸、瘟疫等社会突发事件出现时,就需要媒体及时发布信息,保持信息透明化,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力。
3)塑造我国媒介公信力,是应对国外媒介的挑战,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在我国范围内,存在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同样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保证我国信息主权不受威胁,就需要努力提高我国媒介的竞争力,首先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媒介公信力,巩固宣传堡垒,扩大受众范围,这样才能在跨国传播时代守住自己的思想阵地、舆论阵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力量,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伸张正义和护善安良的道义作用。
2 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2.1 政府对媒介的干预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新闻媒体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新闻媒体的性质决定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是必须服从党和政府领导。按照媒介的社会控制理论,“知情权”是公众的基本权利。政府作为权威信息的掌握者和控制者,有时候对其管辖下的媒介正常的新闻报道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由此造成政府信息不够公开和透明,这样一来,媒介只能避免报道敏感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群众想知道而无法得到确认的,这时候媒介的遮遮掩掩,会导致流言四起,引起社会恐慌,群众对媒介则会产生不信任感。
2.2 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我国媒介正在进行体制改革,许多媒介已经转制,为实现效益最大化,许多媒介就要想办法从广告和自身新闻信息两方面结合来制作新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媒介在选题策划上就会有所取舍。而媒介是以内容赢得受众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为广告的植入就有所减弱,相反,一些公益价值高而收益比较低的新闻就会因此而不被传播,这就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第四媒体的飞速发展,娱乐化现象在我国越演越烈,为了获得广告费,媒介不惜发布煽情、八卦、搞笑的内容以获得点击率(收视率),从而损害了媒介公信力。
2.3 媒介自身监督体制不健全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对新闻媒介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公众对于媒介更多的表现出信任。以至于媒介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使得一些媒介忘了自己的职责操守,从而影响公众对媒介的信任。
2.4 媒介的新闻炒作心态
在当下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下,媒介的竞争越来越突出,为获取高的收视率或点击率,不少媒体制造各种噱头来吸引受众。新奇的内容,实时的速度使得大范围传播成为可能,即使是一条虚假信息,在被主流媒体多次转发后就会披上真实的外衣,因此作为个人,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我们要对新闻持怀疑的态度,确认信息真实以后才再次传播。今天的媒介,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种无聊夸大的虚假新闻,不少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目光,刻意制造轰动效应夸大的消息来提高点击率。这样一来,在追求数量和快速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就要忽视质量。这些虽然不是当前大众媒体的主流,但也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树立媒介的公信力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 提升我国媒介公信力的举措
从政府层面来讲,减少对媒介的行政干预。我们国家对媒体的管理基于传媒业的双重属性,减少主管部门对媒介的行政干预,要建立健全对媒介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一是从我国新闻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二是完善行业内部组织,管理和监督行业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讲,政府需要走出传播媒介的局限,从大局出发,以长远的眼光和气魄在社会大系统中考察媒介公信力。首先就是要制定媒介的法律法规,给公信力一个制度性保障。针对媒介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对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和人格权的保护及对媒介采访权和发表权的保护;其次建立健全信息长效机制,推动政府信息不断公开化和透明化。
从媒介自身方面来讲,首先媒介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公信力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受众对于媒介的忠诚度的表现。受众并非没有信息判断能力的“靶子”,而是具有能动意识的权利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增加信息透明度,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真实的新闻信息,敢于说真话,关心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话题,媒体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达人文关怀,坚决抵制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同时要敢于承认错误。
最后,塑造媒介公信力需要加强和完善媒介内部的监督机制和提高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素质。综上所述,媒介公信力低下,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媒介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国外媒介挑战的,提升国家软实力,就需要切实提高我国媒介的公信力。政府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转变管理和监督意识;媒介本身要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加强内部监督,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舆论,要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增加信息透明度,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真实的新闻信息,敢于说真话,关心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话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眾,坚决抵制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同时要敢于承认错误。真正成为人民的瞭望者和观察员;公众要不断提升媒介素养,与时俱进,发扬社会监督,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全方位的提高我国媒介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泓,沈果.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1):114-117.
[2]代成刚.浅议媒介公信力[J].新西部,2009(8):154.
[3]李媛.提高我国媒介公信力的必要性及对策[J].媒体时代,2010(12):38-40.
[4]江作苏.媒介公信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媒介公信论》导论[J].前闻前哨,201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