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
2017-08-14张利宁
张利宁
提升货币有效需求,须在国企与民企、虚拟与实体两对关系上下工夫。
基于上半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番重申既定宏观调控政策原则,有利于引导合理预期,正如中央强调的那样,要保持“头脑清醒”。
对一些市场乃至政府部门人士来说,习惯了早年的高速增长,对当前新常态下经济筑底的L型走势,虽然表面淡定,但还是免不了几分焦虑,不时企望“实质性的宽松与刺激”,以为货币政策引擎尚未“满负荷”,还有“从宽”空间。这里面存在对货币政策效能的误解。
主张增加货币供给,其观点是基于货币政策的效能取决于货币供给。但实践中,货币政策的效能不仅仅基于货币总量,更在于货币激活的程度,表现为商业银行存贷转换不断衍生的动力,这动力就是货币有效需求,即投入可以产生收益和现金流的货币需求或投放。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有效需求,它是通过企业盈利性项目对商业银行资金需求实现的。中央一再强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内在逻辑也正是如此。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着力点之一就是要解决货币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以往货币有效需求不足,多出于政策执行上的偏差。有两个比较显性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好,一是对国企、民企政策的执行,二是对虚拟、实体经济的认知。
民营经济发展至今,在GDP中已超过“半壁江山”。国有与民营搭配,可以把集中力量办大事与灵活适应市场的制度优越性发挥到最大化,如在国家队投资运营的基础电信网络上建构运营的阿里、腾讯、京东等及其衍生业务平台,可视为这一制度优势的范例。由于二者的目标和运行体制不同,其风险度不同,从而风险定价和盈利水平也会有异,为使货币投放总体效益最大化,在货币投向上就需把握好在体制不同的两个部门投放比例。这是一个平衡问题。
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在具体执行中还显得乏力。近年民营资本投资增长的下降,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落地效果的原因,也因此影响到货币总体的有效需求。
平衡才能稳。再看股市情况。股市是为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渠道而设立。以往一些人往往把股市一味视为“虚拟经济”,把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片面化,企业的融资功能与投资者的赚钱效应不对等,扭曲的关系之下,股市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能力便打了折扣。现代资本市场是一个多元结构体,股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实现的通道之一不通畅,也是货币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
健康的股市固然要有IPO,还须保护投资者。与上市常态化相应的平衡项,是严厉监管之下的退市常态化。不仅仅要教育投资者“投资有风险”,还要教育企业“上市有风险,融资须谨慎”。只有企业融资守规敬业,投资者才能分享成长红利,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才能实现。
无论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还是股市与实体经济,都不该是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也不该是相互依附的关系,更不是可以牺牲一个保住另一个的关系。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中有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彼此是相得益彰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