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准话题之化实为虚
2017-08-14
教
师:各种类型的材料作文,所给定的材料都是实在的、具体的。这就需要考生进行提炼概括,对试题材料进行定性,从而得出作文中所包含的抽象的话题。
生:老师,什么是概括、提炼、定性啊?
师:我先来举两个例子。
比如: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成绩单和掌痕吻痕,很生活化,很具体实在,作文关涉的话题却不能就事论事,要抽象概括成“进步退步惩罚和奖励”。
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小陈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作文,提炼出的话题是“亲情与规则”。
提炼概括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作文有没有任务指令无关。
生1:老师我懂了,但我还是不太会。
师:下面我来具体讲解操作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作“化实为虚”。很多老师讲解时也表述成以小见大或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都没有错误。我这里教大家这样一个操作技巧——上位概念。
我们在下定义时,被定义的概念通常叫子概念,要寻找一个比子概念大一级别的上位属概念。
比如给粉笔下定义,粉笔是石灰粉制作的笔。笔就是属概念,下面还有其他子概念,比如毛笔、铅笔等。
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寻找上位概念,就是把试题材料当成子概念,为其寻找上位的属概念。
看下面的例题:
在北京故宫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的一角,星巴克咖啡店—— 一家象征美国消费文化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而且生意不错。
我们稍作分析就会知道,材料中的故宫和星巴克咖啡馆一个代表传统文化,一个代表外来文化。提炼出这是两种文化形式,上位的属概念就应该是文化。提炼出话题,作文才可以进入下一步——立意。
上位概念如果定性得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话题,对应的也就产生出不同立意。再比如下面的作文题:
在失火的房子里有一幅梵高的名画和一只小猫,只能救一个的话救哪个?
生2:当然得救猫,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呀,它有活下去的权利。而画说白了就是一堆颜料涂在纸上,也许这么说很煞风景,但是就算价值千金也是可以衡量的,而生命是不能拿金钱来赎买的。不过最好还是能左手抱猫,右手拿着画跑。
师:看来你已经理解了,在这里小猫是被概括成生命了,那梵高名画呢?
生2:金钱呗!
师:如果定性成金钱,我们的立意自然就是在金钱面前,选择生命。但是如果把梵高名画定性成艺术呢?
生2:那可能有的人选艺术吧。
师:对,这时候立意就有两种,一是生命至上,生命诚可贵;另一个是为了艺术牺牲生命。人都可能为了艺术牺牲生命,猫也可以。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概括定性的用词不能太大,不能动不动就说“事物”。要能恰当体现“这一则”材料的特征。如果把“小猫和名画都是有价值的,任何事物都有价值”,立意就无意义了,成了“正确的废话”。这绝对不是出题人的意图。
生1、生2:哦,我们明白了。
师:还有个作文题:
科学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鸟,然后把它做成了标本。结果有人说,应该放生才对。
生1:我知道了,小鸟在本题中代表生命,标本代表科学。
师:对,很有概括力!
读
其实一些大作家的作品也是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标题直接把胡同说成文化。
片段一: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片段二: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基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韩晓蕙《雷鸣的瓦》,是用瓦作为传统文化的实体。
片段一:灰灰色,泥质,中间是逐渐凹下去的圆弧边际线。也没看出诗歌或散文里吟咏的什么“沧桑感”“历史厚度”“民族表情”“存量文化增量文化”等等——汉瓦也是瓦,本色的瓦,盖房子用的瓦。岁月苦短。两千多年前的瓦,到今天,仍然是瓦,仍然叫瓦,仍然是瓦的本相。就像我们华夏子孙,今天仍然是黄皮肤黑头发,仍然说汉语,仍然叫中华民族。
片段二:而在我的内心,我自己最心仪的,还是瓦的平民化。瓦有很多我个人非常认可的优点,比如说它们是质朴的、踏实的;把自己隐藏在集体中的,不炫耀不声张不出风头的;最本真最本质最本色的,不虚伪不矫饰不巧言令色的。鲁枢元教授说:“大自然是神。”韩小蕙跟着说:“瓦乃自然之子。余宁愿自己是一块瓦。”
曾经屈原时代,价值观乃高庙堂而矮江湖,所以对瓦的印象很不好。屈大夫对瓦的评价亦超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而今换了人间,别的屈说也许还都差不離,唯独对瓦的贬评,应该纠正了,赶快从审丑的小木舟上撤下来,改乘审美的航天飞船吧。
刘长春《那时虫鸣》,是用小虫子象征传统文化,标志生命。
可是,现在即使身在乡野,更不用说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怕已经听不到这些虫儿的鸣声了。沉寂、沉默意味着什么?死亡。我写作此文的时候,我的一个外甥(十四岁)看到了前段的文字,好奇地问我:“阿舅,纺织娘是什么?萤火虫会发光吗?蟋蟀的叫声在夏天与秋天为什么不一样?”在他们来到世上以后,许多物种在人类的追杀下早已消失,有的“憔悴为黯淡的标本”,贮存于生物学家的实验室中。消失又怎样解释?天地虽大,邂逅实难。世界上没有容留虫儿的地方,它们也就无法以生命的状态或是歌唱的形式,没有飞翔的形式,容留在这个世界。它们不具备记忆与文字的能力,所以没有可以流传的故事,只是屈从于命运而无声无息。时间抹去了一切。所谓灾难,人与昆虫们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设置陷阱捕捉它们,正制造着对它们来说的一次又一次灾难。生物学家还告诉我们:生物物种现在仍然以每小时消失一种的速度在演进,“好像水消失在水里”,我们似乎一点觉察都没有。
写
师:看了这么多例子,接下来我给你们各布置一个作业。
阅读你们各自手上的材料,并对其定性,提炼概括出材料隐含的话题。
1.江西省一个家庭贫困的男孩范小勤,因长相酷似马云而走红。于是,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人从四面八方向他而来。有人是真心实意地献爱心,也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网红”梦,或为自己的商业活动增加炒作话题。“小马云”是幸运的,从被忽略的角落,骤然来到舆论的中心,他被关注,命运会被部分改变。但他也是不幸的,因为关注中夹杂了太多浮躁和伪善,当过度消费过后,他只能回到那个依旧破败的家庭。这个9岁的男孩,被动地进入名利中心。或许他需要的仅仅是平静,是长效的教育机制和完善的救助制度。
生1:“小马云”应该说的是贫困儿童,我会这样立意:①关注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小马云”需要的是良好的教育与舒适的成长环境;②改变他们的未来,需要长效的机制;③伪善实为真恶,是对“小马云”的伤害,也是对社会文明的挑战;④少一份虚伪,多一份真情;等等。
2. 3月12日植树节到了,大家相约去植树,有人看到院子里有一棵枯死的古柏,就开始讨论这棵古柏挖掉之后要补种上一棵什么树呢?有人说种夹竹桃,这样它明年就能开花,马上就能看到花开;有人说种柏树,虽然我可能看不到它长大的样子;有人说,当年为什么就种了柏树,而没有种夹竹桃呢?
生2:材料中两种植物,一种是明年就能开花的夹竹桃,一种是可能看不见长大的柏树,从时间上看效果,所以概括定性为: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能看到长期效益的就是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