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下乡创业,激发农村内生增长潜力

2017-08-14李燕燕

农家参谋 2017年7期
关键词:郑州大学务工人员创业者

相关链接

返乡下乡创业,激发农村内生增长潜力

郑州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燕燕

郑州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燕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要靠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希望和出路就在哪里,要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创业,这是扶贫可持久的选择。

“返乡下乡创业者参与‘精准扶贫’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李燕燕说,“雁归”们在外务工多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在外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致富能力;与大中城市创业的“高门槛”相比,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以亲缘、地缘为纽结的乡邻文化社会网络,使得沟通交易成本比较低,容易扎根成长。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往往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雁归”效应。

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在城市奋斗的事业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延续。他们的回归,可以为当地农民“就地市民化”提供产业支持与就业机会,帮其实现经济状况、身份认同、价值观念等由农民向市民的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说,返乡下乡创业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助力扶贫的有效载体。”李燕燕说。

“‘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是人和资金的问题。”李燕燕说,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既能解决优秀人才的问题,也能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还能化解农村务工人员家庭与工作的矛盾。

当然,吸引返乡下乡创业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在李燕燕看来,强化服务理念,主动为返乡下乡创业者提供贴身式、保姆式、个性化的服务,解决他们普遍遇到的融资难,信息、人才缺乏,办事难,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才是应有之义。地方政府应把返乡下乡创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支持引导返乡创业者成为扶贫攻坚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郑州大学务工人员创业者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互联网创业者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一面来自郑州大学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