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怎样理财?
2017-08-13辛一
辛一
年末是理财的好时机,各类机构为揽储将争相抬高产品收益。不过,年末理财也存在一些陷阱或误区,因此在选择理财平台时,应注意分辨是“馅饼”还是“陷阱”。
理财产品除了需要关注年收益率、投资期限外,更要关注理财产品的“出身”,关注自己的资金安全,学会以下4招,做好自己的年末理财规划将事半功倍。
避免两种极端心态
由于年末的家庭开支较大,因此在资金配置上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心态:全部存银行和疯狂买各类产品。前一种心态,是担心资金预留不够,于是坐等吃活息;后一种心态,是见到理财产品回报浮动,操之过急而忽略了配置、风险等因素。
挑选“假日理财”产品
年末是银行揽储的高峰期,在此时节,专属节日的短期理财产品将蜂拥而至。这些产品的普遍特点,就是期限通常在4~12周,收益率在2.5%~3.5%。存续期因跨越圣诞、春节假期,被包装成“假日理财”产品。投资者可考虑灵活运用手上闲置资金投资。由于资金偏紧,银行通常会在年末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以回笼资金,出现理财收益“年末翘尾”的现象。
投资者年末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要注意流动性风险,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切勿贪小便宜,要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
资金预留开支
年末是家庭支出的高峰期。置辦年货、压岁钱、年假旅行等都需要支出,若资金不能灵活周转,将极为不便。对投资人而言,尽管年底的金融产品收益率略有上行浮动,但还是要预留出足够的生活费用,以及意外支出。
预防“高收益”陷阱
年末是揽储高峰,也是产品用高收益做噱头的集中期。一味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中了陷阱。例如:一些销售机构打出“保本”“高分红”“××推荐”等标语,故意夸大产品高收益,忽略或隐瞒高风险的事实,以诱导客户投入资金。
降息背景下,即使机构吸储的意愿再强烈,也很少有人愿意给投资人10%以上的收益。调整好“资产荒”心态,平和接受4%~9%回报,无论何时,都尤为重要。
无论是上述哪种收益陷阱,都不可掉以轻心。年底是一个家庭消费的旺季,钱“生”钱的同时还要保障资金使用的灵活度,确保节前购物消费。最好先分配出闲置资金份额,再从中选择适合的1~2款短期产品。若有炒股需求,可再分配出部分用于把握年末行情。
参谋贴士
不同群体理财方法有差异
为了不使自己的财富缩水,每个家庭都在考虑科学的理财规划。相关银行理财专家称,个人或家庭要适度消费,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家庭理财风险知多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务知识的增长,不少人已经开始着手家庭理财,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人们的理财收益。以下是几种理财误区,家庭理财时要注意避免。
误区一:多考虑短期收益,缺乏整体、长远规划。不少人都说“我把钱拿出来交给你打理,一年后你能给我带来多少回报”。很明显,这些客户把个人理财看成了即期收益的方式,对自己的家庭收支平衡性、资产配置以及投资产品缺乏考虑,对未来生活和财务状况的变化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也缺乏统筹规划。
误区二:对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认识不足,盲目追捧所谓“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人们的主观愿望中,风险一定时收益越大越好,收益一定时风险越小越好,然而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常常是“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因此对于一些理财机构承诺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要持警惕态度,不要盲目追捧。
误区三:分散风险意识不强,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不少客户在投资理财产品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把大笔资金投入到股票、房地产等项目中去,甚至没有留足家庭3~6个月的应急准备金,这样在出现失业、重病等突发状况时,客户就会相当被动。因此,把资金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分配到活期存款、债券、房地产及股票中去,才是恰当的理财方式。
年轻人投资观念更重要
作为年轻人应有冒险精神,投资方面也可以大胆一点,在保证日常生活、交际和学习等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偏股型基金的配置,以期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得较高收益。专业理财师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建立自己的投资观念比赚钱更重要,敢于尝试和合理消费,将年终奖有计划地在消费、储蓄、投资三方面进行分配。
普通家庭理财目标重保障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因花销涉及养老、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生活品质提升等诸多方面,理财目标还是以保障为主。专业理财师建议,意外和医疗保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有必要。家庭理财应先准备3~6个月的日常备用金,然后,根据家庭理财目标和资金使用情况,考虑中短期的理财产品或货币式基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家庭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