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
2017-08-13左娇
左娇
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及复发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患病后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听诊可闻及肺部湿罗音。是目前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在患病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如在治疗期间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疗效效果显著[1]。为了研究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16例男婴,14例女婴,年龄最小2天,年龄最大24天,平均(13.13±3.1)天;对照组30例,男婴18例,女婴12例;年龄最小5天,年龄最大28天,平均(16.02±3.5)天。全部患儿中有早产儿35例,足月儿2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天数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结果有意义。
1.2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的患儿;(2)经主治医生的讲解,患儿直系家属对治疗有一定的了解,自愿接受治疗,且患儿对手术有一定的耐受性;(3)患儿家属精神正常,神志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患儿疾病相关问题;(4)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患儿家属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家属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5)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2]。
1.3护理方法 在实施相同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3.1心理护理 患儿因为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加之对打针输液所带来的疼痛的恐惧,导致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使其不良症状加重,难以保证治疗效果,针对此,护理人员应联合家属及时安抚患儿情绪。双手轻柔的抚摸患儿,通过温柔的语气安抚,使其有安全感并其有愉悦的情绪[3]。
1.3.2环境护理 调节病室温湿度适宜,每天上下午按时空气净化,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如患儿体温不升,可将装有40℃温水的热水袋隔棉布外套放于患儿肢端,以免烫伤患儿,每1-2h更换一次热水袋,或将患儿置于保温箱内,调节箱内温度为36.4-37.5℃[4]。
1.3.3呼吸道护理 由于呼吸道粘膜充血,气道相对变狭窄,患儿因为分泌物堵塞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此期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儿吸痰,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调节负压适宜,每次的吸痰时间在15s以内,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为患儿行雾化治疗时,可在药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和抗炎药物,利于痰液湿化吸出。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过听诊器听患儿呼吸音,判断患儿肺部情况,注意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5]。
1.3.4对症护理 为患儿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及维生素,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少食多餐,保证营养;患儿发热时,可为其实施冰毛巾敷额头等物理降温方法,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实施药物降温治疗;因患儿难以与医护人员进行语言交流,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对症处理[6]。
1.4观察项目和指标(1)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憋喘等各种不良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儿体温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憋喘等各种不良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无效:患儿症状无好转或较治疗前有所加重。(2)观察患者在实施治疗护理措施 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及后续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的对比 全部患儿经不同治疗护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仅76.67%,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及复发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肺炎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两种,于患儿生后28d内发病,肺部出现炎性改变,患儿表现为多日不乳、憋喘、吐沫等症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逐渐向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在该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与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素质,还能保证患儿得到良好的治疗护理,改善患儿病情的效果满意,可有效保证整个治疗的安全性。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患儿因为自身无意识及自理能力,凡事均需要护理人员完成,实施护理措施后,患儿家属感受到了护理人员的尊重和医院环境的温馨氛围,满足了患儿家属对健康保健理念的要求,缩短患儿康复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提升患儿的生命质量[7]。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旭.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5):911-912.
[2] 汤菊妹,王绍娟.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92-93.
[3] 张静修,胡寒竹,杨晓琴等.多频振动治疗仪在新生儿肺炎護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36.
[4] 孙正芳,黄馨,李建云等.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98-99.
[5] 李星,安妍.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527-528.
[6] 李棚.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37-139,149.
[7] 何丽珍.人性化护理模式在46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2):169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