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研究

2017-08-13张艳霞宋庆喜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

张艳霞 宋庆喜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项目的初始环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及工程建设成本,同时还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已经成为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简要概述了建筑安全性的基本内容,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建筑安全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一些企业往往会因为过于追求建设速度而忽略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这样必然会给建筑的安全性带来巨大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树立安全施工觀念,将安全性贯穿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

1、建筑安全性的内容

建筑设计是当前重要的一门学科,包含了大量专业知识[1]。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承载力进行计算,设计建筑形体,同时对建筑所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高效性,保证建筑结构完工后无论从高度、形体、所处位置上都符合安全性的标准。此外,建筑安全性还要求在结构设计过程将地区的水文、气候、季节等纳入其中、比如建筑项目位于港口位置,就应考虑海风对建筑物的侵蚀;建筑物在地震高发地带,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

总之,建筑安全性根本是保证住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需要建筑企业给予高度重视。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建筑抗震性能弱

我国属于地震高发的国家,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考虑到建筑的抗震性[2]。然而,当前我国很多的建筑物抗震等级都比国家相关标准要低,必须我国南部地区,因为地震的发生频率较低,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忽略建筑抗震性内容,在出现地震后才重视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设计。所以在很多未发生或者仅发生小等级地震的区域,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设计依旧需要加强。

2.2 建材设计及使用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建筑师常常会为了追求建筑美观性或者艺术性,削减建筑钢材的用量。此外,还有的设计师为了降低建筑整体重量,还选择比较轻的建材,以便扩大室内空间面积。然而这些建筑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却常常会遇到建筑安全性问题,尤其是钢材 用量少的建筑,很容易坍塌。同时使用一些轻型高强度的材料虽然技术先进,但是建筑材料的成本往往较高,这使得在实际的施工构成,存在一些项目负责人为了节省建设成本,使用同设计不相符建材的情况,这必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2.3 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设计师设计出的建筑符合城市规划纲要,突出建筑的功能。然而过于重视建筑物本身功能却又挤压了保障建筑安全的公共消防及逃生通道的空间,这使得一旦出现火灾,人员难以及时撤离[3]。另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上升,当前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兴建高层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房紧张问题,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拓宽居住面积,也尝尝会以牺牲建筑消防配置空间为目的进行设计,这样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居民的逃生就非常困难。

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升建筑安全性的策略

3.1 强化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

历史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对保全住户生命健康有巨大作用。所以,无论是地震多发或者少发的地区进行建筑,都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应树立建筑抗震意识,明确地震的危害性及破坏力,借助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参考先进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案例,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3.2 严格遵从相关的设计规定

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在技术、资金或人才供给方面都得到提升,同时还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相应规定,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因此,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从相关设计规定进行,具体明确以下几点:(1)了解本次工程项目对结构有哪些要求;(2)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如果做到不浪费过多的成本,同时还保证建筑的安全,设计出多套方案,从中选取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3)积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对监督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3.3 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及建筑承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结构体系的选择。首先,建筑结构体系需避免受部分构件破坏是建筑抗震能力丧失的情况。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是结构应具备良好变形能力及建筑自重的分配功能,这样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即便部分的构件不能工作,其余的构件也能够承担竖向荷载,避免建筑结构失稳。其次,建筑结构体系需具备清除的计算简图及地震作用传递路径,对于竖向构件布置,需将竖向构件压应力水平接近均匀;转换结构体系的布置,需要尽可能保证上部结构的作用能够发挥,这样使得垂直重力荷载可以通过转换实现一次或多次转换,此外,建筑整体抗侧力结构体系也要保证其中的框架、简体及剪力墙等组成尽量连续贯通。最后,建筑结构体系需具备一定的强度及刚度,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局部削弱或者突变情况是建筑出现部分薄弱区域,这样就会时建筑产生比较大的塑性变形或者应力集中情况。同时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还需要保证节点不受破坏,将柱、梁端的塑性铰尽可能分散,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设计对建筑安全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以建筑安全性为总体设计目标,在实际设计中从多方面着手设计,采取先进的技术来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升建筑抗震性能,从而为建筑安全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嵩.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OL].科技与企业,2014,12(03).

[2]范红军.淺析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重要措施[J].四川水泥,2014,23(07):191.

[3]齐建民.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OL].科技资讯,2015,6(13).

[4]饶亚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合理化建议[J].江西建材,2016,8(21):38.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