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浅谈

2017-08-13姚婷婷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姚婷婷

摘要: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总消耗逐年迅速增长。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非常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学、生态学和其他科学成果的综合运用,为居住者提供充满活力和自然气息、方便、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绿色建筑耗能少,节约资源。(二)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是一种生态建筑,在建筑过程中,比较注重环保因素。(三)绿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连通。(四)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中国的人均资源相对来说比较缺乏,每年新建房屋建筑能耗高达80%左右,所以,当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怎样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渡消耗,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等问题的威胁。面对目前我国的严峻形势,落实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态和静态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3、綠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3.1 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环境,保护历史文化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

3.2 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是一种可以与环境积极互动的智能可调系统。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约,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运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的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3.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

4、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对建筑物外围护的精心设计向来是建筑师十分重视的问题,而绿色建筑所提倡的就是节能设计。因此想要防止能量散失就要严把建筑外围护关。

具体设计方法如下:

4.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因此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建筑外墻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4.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另外,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4.3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要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能源。

5、绿色建筑的节能设备及新能源的选择

节水装置是绿色建筑产品的另一大类。现在己经有了设计得很好的节水龙头、节水抽水马桶、节水淋浴器和其他节水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利用一些可再生的且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在重视新能源开发的同时,还应当回收利用废热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6、绿色建筑的垃圾分类处理

化肥残余、工业三废、人类生活垃圾等统统不处理地进入大自然己经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所以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建筑废弃物的可再生利用空间巨大,因此要加大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扶持和技术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从设计源头优化方案,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削减废弃物产生量,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

7、绿色建筑的评价

建立绿色建筑体系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8、结束语

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充分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但是绿色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3] 申月红.绿色建筑关乎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05(06).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运用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讨论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