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结构体系与传统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2017-08-13吴真一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施工工艺

吴真一

摘要: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发展,因而对建筑产品将产生一种持续的需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面对这样一种巨大的、持续的需求和即将开放的建筑市场,我国建筑业既拥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如何把握对整个民族建筑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必要途径,这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但究竟如何去实现建筑工业化,则在理论上和实践工作中均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要实现建筑工业化,必须要重新审视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高度重视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体系提供理论和工程设计的依据。提出这一论点,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体系;传统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2017年2月21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四)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混结构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悄然的发生变化。装配式建筑体系正在悄然兴起,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实现建筑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生产运作管理中,工作研究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其基本目标是避免浪费,包括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多种形势的浪费。

鸿基发展大厦在选择该大厦的结构体系方面,做了认真的调研工作和分析工作。为了能准确地论证钢-砼组合结构体系在各个方面都优于钢筋砼结构体系,公司就钢筋砼结构的施工图和钢-砼组合结构的施工图进行了详尽的成本对比分析和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以下就钢筋砼结构的施工工艺和钢-砼组合结构的施工工艺的主要工序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通过施工工艺的对比,可以发现钢筋险结构工序逐层重复循环,辅助工种在各个单项工程中门类齐全,设施料投入大,施工作业人数众多。这样既耗费了设施料,也浪费了人力和财力。

1、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体系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多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就其成本和成型方面的优势而言,在寻找到更经济、更便于施工的替代材料之前,它仍将占主导地位。不过,目前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多采用现浇体系。这一体系在工程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必然有它巨大的优越性,但它在工程实施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1.1阻碍全面工业化生产的实现

现浇结构施工中,许多由手工操作的工序无法用机械完成,也无法用其他方法取代这些工序。如模板工序基本为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费时长,工序质量对结构的质量影响巨大,且该工序的高空作业又易引起质量波动。但由于建筑產品的多样性,该工序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因此,若仅在现浇结构的前提下研究建筑工业化,就只能是部分工业化。

1.2工程施工工期长

现浇结构体系施工,从搭脚手、支模、扎筋、到混凝土浇筑及墙体砌筑,多数工作主要由手工劳动完成,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导致施工工期偏长。再加上现场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有可能使工程工期进一步延长,从而使项目的投资效益得不到及时发挥,给业主和国家带来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工期长,也易造成业主为赶工期而违背基本建设程序,出现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

1.3工程成本难以有效控制

由于现浇结构体系的工序复杂,手工劳动多,受外界干扰大,许多成本因素难以控制。而且,工期越长,影响成本的因素变化就越多,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目前,许多工程的决算就大大超过预算,造成项目投资的失控,严重干扰了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

2、结构柱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结构柱施工,钢筋砼结构需要有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工、砼工,有架子工就要耗用架子管和各种扣件;有模板工就要耗用模板和卡件;有钢筋工就要動用焊接设备、切割设备、弯曲设备进行钢筋加工:有砼工就要配备搅拌设备、振捣设备、输送设备,就要消耗砂子、石子、水泥、水等材料,同时还要有安装工配合。而钢-砼组合结构,在结构柱施工时,只需要吊装工和砼工,仅使用吊装机械、搅拌机械、输送机械和振捣设备无需模板工、架子工和钢筋工。

3、结构梁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在施工结构梁时,钢筋砼结构需要有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工、砼工和安装工共同作业,同样要耗用架子管、扣件、模板和卡件,也同样要使用焊接设备、切割设备、弯曲设备、搅拌设备、输送设备、振捣设备,同样要消耗钢筋、砂子、石子、水泥和水等材料。钢-砼组合结构则仅使用吊装工,无需模板工、架子工和钢筋工。

4、层板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在层板施工阶段,钢筋砼结构要使用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砼工,同样要使用焊接设备、切割设备、弯曲设备、搅拌设备、输送设备、吊运设备和振捣设备,同样要消耗钢筋、砂子、石子、水泥和水等材料;而钢-砼组合结构则仅使用砼工和钢筋工,使用搅拌设备、输送设备、振捣设备、吊运设备、焊接设备和切割设备,无需模板工和架子工。

5、其它工序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在基础工程、测量放线、粉刷工程、装饰工程的施工阶段,无论是钢筋砼工程还是钢-砼组合结构,在这些施工阶段似乎没有太大差异,这里就不再对比分析了。

6、主要施工工艺使用劳动力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主要施工阶段的对比分析,就鸿基发展大厦钢筋砼结构和钢-砼组合结构的主要施工工艺可以通过表5-1来进一步反映其工艺繁简程度和劳动力使用情况。

从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其工作内容有明显的不同。在柱的施工阶段,钢筋砼结构要从事钢筋制作加工和绑扎,要从事支模、立架,要从事砼浇注;而钢-砼组合结构则不从事钢筋制作和绑扎,也不从事立架、支模,只从事砼浇注,可见工作内容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工作量的差异反映在工期上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效率,反映在建设速度上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在梁的施工阶段,钢筋险结构要从事钢筋加工和绑扎,要从事支模、立架,要从事险浇注;而钢一脸组合结构在这些工序上均没有工作内容。可想而知,工作量的减少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率。

在层板的施工阶段,钢筋砼结构既要从事钢筋制作、加工和绑扎,也要从事支模、立架和砼浇注;而钢-砼组合结构则只从事钢筋制作、加工、绑扎和砼浇注,而不必从事立架、支模。辅助工作量的减少意味着消耗的降低和作业人员的压缩。

在墙体施工阶段,钢筋砼结构也同样要从事钢筋制作、加工、绑扎、立架、支模和险浇注;而钢-砼组合结构只从事部分立架和砌体工作。

7、结束语

由此可见,建造同样的建筑,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会带来工作量的差异,从而会影响到工期,带来工作效率的差异,同样也会带来投资的差异。所以,钢-砼组合结构在施工的工艺方面明显优于钢筋砼结构,而且钢-砼组合结构是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完全有理由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泽荣,尹超.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在酒泉地区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05).

[2]孙海军.谈建筑业装配式结构未来发展的趋势[J].山西建筑.2016(31).

[3]邢银山.装配式结构杯底找平工艺探讨[J].建筑技術.1992(04).

[4]首部国家级装配式结构规程出台[J].建筑结构.2014(06).

[5]张驰,李晓林.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发展[J].辽宁建材.2011(05).

[6]馬天磊,邓思华,李晨光,郄泽.装配式结构BIM碰撞检查分析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7(01).

[7]孙金墀.装配式结构钢筋浆锚联接的性能[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6(04).

[8]高国樑.福建省装配式结构粮食平房仓屋面构造防水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10(04).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