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12李国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隆德县精准扶贫

李国梅

摘要:受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连片特困地区在很长时间以来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促进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切实改善特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有举措。宁夏隆德县地处六盘山区,积极推进精準扶贫工作的实施,其诸多方式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特困地区;精准扶贫;隆德县

今年七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召开扶贫座谈会,总书记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县位于被称为“天下贫极”的宁夏六盘山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诸多的成果,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一、精准扶贫的形势和任务

宁夏六盘山片区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800个贫困村,58.12万贫困人口。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精准脱贫退出要求,隆德县要完成43个贫困村销号、2.7万人脱贫任务。

就隆德县的现实来看,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目前,隆德县还有43个贫困村、2.7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8.1万人的14.9%,占农村常住人口13.9万人的19.4%),脱贫摘帽的任务还是比较重。二是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降雨等自然条件制约,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四是中药材、草畜和冷凉蔬菜等主导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够高,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力不强。五是金融扶贫刚刚起步,金融机构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不强,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精准扶贫的任务,考验着基层政府的决心和智慧。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以精准为导向,扶贫工作进行到乡、村、户、人

从2014年开始,隆德县组织113个单位、1773名干部进驻各行政村,与农户座谈交流,找准贫困根源,进一步完善了9793户378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档案,帮助确定脱贫路子。按照县、乡、村、户逐级规划的原则,立足村情民意,动员贫困户提出产业发展意向,村民代表民主商议确定村级扶贫项目,乡镇和扶贫部门完善扶贫方案,职能部门和帮扶单位对接制定项目清单,县委、政府研究审定,形成全县年度扶贫规划,做到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1.观念精准。扶贫开发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必须坚持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个标准,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工作观念,不得搞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就要求每一位扶贫工作人员俯下身子,扎扎实实,逐户服务。

2.识别精准。一是扶贫区域精准,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5%,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65%,无集体经济收入),在全县102个行政村筛选出了70个贫困村,并已建档立卡。通过开展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搞清了贫困村状况,明确了致贫原因,摸清了帮扶需求。二是扶贫对象精准,按照“五不准”原则(不准有举家外出一年以上的、有家庭承包耕地大部分流转并签定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以上的、家庭成员中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家庭成员是村(组)干部的、已列入生态移民范围内的农户),采取人均纯收入倒排队识别法,在全县识别出贫困户9393户37800人,并已完成建档立卡。

3.帮扶精准。一是对低保线下的贫困户、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对无房户和危房户,要结合危房改造工程,保障其住房,目前,已完成危房改造702户;二是对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农户,按照“因户施策、缺啥补啥”原则,每户补贴2000-8000元,扶持其发展种养殖产业。

4.管理精准。一是贫困户精准管理。对识别出的贫困农户在乡村两级公示7天,经县扶贫办审核后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电子档案”,并实行贫困户退出机制,每年度,对已脱贫的农户,退出贫困户,对因大病、上学等导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户,再次纳入贫困户范围给予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二是贫困村精准管理。通过一轮整村推进项目扶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壮大、农民生活良好的贫困村销号,不再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

(二)以真脱贫为目标,产业、就业、环境全方位实施

1.进行产业培育,注重助农增收

隆德县调整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把4.6万贫困人口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把中药材、草畜、冷凉蔬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向整村推进村倾斜,优先让最贫困农户得到发展项目和资金,率先让民族乡镇脱贫致富。做强中药材产业,按照“百户加工、千户育苗、万户种植”的发展思路,变单纯补贴种植为多环节补贴,将40%的中药材示范项目整合到整村推进村,带动全县大田种植中药材8万亩。做大草畜产业,整乡推进张程乡肉牛产业发展,新建8个整村推进肉牛养殖示范村,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促进肉牛繁育、育肥、屠宰、销售一体化发展,力争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5.5万头,建立清真肉牛产业品牌。做精冷凉蔬菜产业,通过补贴种苗、订单销售、保险配套等措施,支持贫困户积极参与,在3个整村推进村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建成渝河流域3万亩永久性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全县种植冷凉蔬菜7万亩。

2.创新机制,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紧扣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和稳定就业难的实际,集中力量解决瓶颈问题,激发贫困户自身潜能,积极参与脱贫致富。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隆德县探索建立“互助资金+金融信贷”的扶贫模式,2015年投入互助资金1000万元,县财政注入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撬动银行放贷2亿元,支持全县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基础建设,创新就业促进机制。

3.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

隆德县将扶贫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相结合,为扶贫工作创建更好的设施基础。启动“城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在城镇化大局中统筹谋划整村推进村基础建设,努力让每一个贫困村展现“红瓦房、水泥路、绿外衣”的新面貌。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把危房改造作为改善贫困村面貌的第一抓手,为整村推进村安排危房改造807户。实施致富路网工程,整合农村公路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完成村组道路拓宽、铺沙、硬化191公里,使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隆德县城乡饮水水源一期工程即地湾水库项目,从根本上解决11.4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难题。实施自来水入户攻坚计划,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23个整村推进村为重点,对全县村镇庄点全部进行绿化美化、危旧建筑物拆除、外立面改造及垃圾处理设施配套,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现状。

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实际扶贫、脱贫过程中,隆德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贫困户指标不足。我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而我县贫困户识别指标只有37800人,不能全部覆盖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农户。其次,建档立卡工作有疏漏。由于建档立卡工作任务繁重、面广、量大,加之部分农户有户无人,致使识别工作有摸底不准现象,部分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识别出来。最后,移民贫困户无法识别。由于移民户口在迁出地,不能纳入贫困户范围,迁入地由于户籍原因不予识别,致使移民贫困户不能建档立卡。针对这些客观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一定的提升。

一是在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五论”认识误区。目前,针对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着“五论”认识误区,即:次中心论、无碍大局论、弹性任务论、施舍即可论、低保养活论,而这五种认识误区在我县部分群众甚至个别干部中显得尤为明显。如何消除这些认识误区,我认为要从多向基层干部群众宣传扶贫开发的政策、目的、要求及措施,让他们消除弹性任务、施舍即可论和低保养活论这些认识误区。通过大力宣传两种形式,让全社会认识到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梦想,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是一面旗帜、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个挑战、一种荣耀。

二是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增强扶贫开发的靶向性和目的性。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五难”,即:对象识别难、缩小差距难、规划落实难、产业培育难、资源整合难。如何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五难”问题,就需要我们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靶向性、目的性以及对象瞄准的精准性。我认为可以通过找准扶贫对象,明确扶贫靶向,做到有的放矢;改“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为“精确滴灌”式,抓好到村、到户工作,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针尖上,切实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是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在进行产业扶贫时要遵循规模化、工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的特性,同时结合我县特色支柱产业,找准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和项目支撑点,进行重点扶持,切实做粗、延长产业链,形成稳定的增收產业。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西部地区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像隆德这样的连片特困地区,更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从而使广大贫困人口真正享受我们的政策果实,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有益成果,提升获得感,共同向“两个一百年”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隆德县精准扶贫
记一次写生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隆德县农村电影放映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