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介入儿童行为偏差矫正研究

2017-08-12文静华金兰张应红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

文静+华金兰+张应红

【摘 要】目前轻微行为偏差的儿童存在于许多家庭、学校之中,笔者主要通过社会工作中“人在环境中”等视角探析出儿童行为偏差出现的原因主要与家庭结构功能的缺失及忽视人格教育、应试教育对人格教育资源的挤压、同辈群体的压力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烈竞争环境弱化了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的重要性,笔者也试着从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出发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主要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给出了纠正儿童行为偏差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儿童教育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儿童行为偏差;社会工作视角;人格教育

一、行为偏差的内涵极其存在现状

偏差行为又称越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行为偏差分为一般偏差行为和严重偏差行为,其中一般偏差行为是通常指轻微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而后者则是指犯罪行为1。

笔者自2016年3月直至2017年1月在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开展儿童人格教育团体工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根据中央路小学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及本次调查的实际需要对量表内容调整后对该小学19名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及其家长和任课老师进行调查和访谈,调研内容为性格特点、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能力、注意力、考试焦虑、心理健康及自制力等八方面情况。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调查对象中性格表现为内向型的学生高达62.5%,其主要表现为忧郁、孤僻、自卑或自恋、胆怯、自私、不愿寻求帮助、心理戒备较强、冷漠等,少年儿童的性格内向可能会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同时对其所属的群体、班级等都会产生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和较严重的困扰的多达56.25%。具体表现为在交谈方面、交际方面、待人接物方面以及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这一类型的儿童在正常集体活动与社交场合,比大多数伙伴更为拘谨;在有陌生人或老师的场合,往往感到更加紧张,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处于被动,易陷入“感情危机”和孤独困窘状态;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是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自我感觉平常者占到了37.5%,这也说明了自信心不足在儿童中大量存在;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育的理想目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与此同时与学习有关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儿童的考试焦虑情绪,80%以上的调查对象中存在着考试焦虑情绪,其中40%以上为中度焦虑及以上,调查显示考试焦虑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心理状态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性格的养成,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调查显示只有37.5%的调查对象呈现健康的心理状态,而62.5%的调查对象都呈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这说明在我们调查的对象之中大部分的学生存在着轻微的心理与行为偏差。儿童能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身心健康关系着未来发展是否健全,因此如何及时矫正儿童的偏差行为摆在了我们面前。

二、以社会工作中及人在环境中”视角对儿童行为偏差形成原因探析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2。“人在环境中”作为社会工作看问题的视角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一方面,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另一方面人有能力影响和改变环境3。笔者从该角度出发从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同辈群体、社会大环境因素出发寻找原因。

首先笔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调查与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在相比较而言从父母那里所汲取的“心理营养”和外在环境较好的孩子,仍然个别出现了轻微的行为偏差,这说明孩子自身在接受教育和领悟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其对儿童行为偏差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现在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家庭部分功能逐渐丧失,如今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双职工家庭已成了中国家庭的主导,调查显示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并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老人们教育意识的传统落后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造成许多老人对孩子的溺爱,孩子的本我得到极大满足,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自私、冷漠、自恋、不善人际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为使孩子不至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成绩、技能等的过度教育在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而人格教育被束之高阁,当然父母角色的缺位,亲子互动方式不当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再次“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个主要的问题,人的精力、教育的资源有限,当人们把应试教育提高到一个空前高度的时候对人格教育则造成了挤压,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受到忽视,成为其原因之一;从与此同时“同辈群体的压力”在偏差行为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成绩成为衡量孩子的主要标准的时,在孩子和家长、老师等各自的同辈群体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趋同压力”,这个压力使他们集体忽略了人格教育;另外笔者认为社会是导致家庭、学校忽视人格教育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根源,“发展”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简单体力劳动已被机器智能取代,甚至已威胁到低端脑力劳动者,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每个人都在拼命地学习,家长的危机意识,孩子的竞争意识空前膨胀,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了,而成为了生存的手段,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孩子的心理、行为健康已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我们是时候把眼光放长远,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方面共同努力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从社会工作理论视角探讨儿童人格培养的方法及建议

笔者将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来探索家庭与学校这两个对孩子社会化承担主要责任的两大环境如何承担其孩子人格培养的重任。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场所,为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行为主义流派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和孩子成长的环境关系很大,由于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或生活中一些有意无意的强化,导致偏差行为的产生 。儿童早期的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完成,社会化的方式主要是模仿与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因此父母决定了孩子的“出厂设置”,将父母的三观、行为植入了孩子的大脑中,无论好的坏的他们照单全收。因此对父母来说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孩子进行人品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标准来看待孩子,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个性是否健康、做事是否有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而现代父母们在意的是孩子考高分、成绩好、是否能歌善舞、擅琴棋书画,最后这些标准变成了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来看看中国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标准,成人世界里的标准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资源,孩子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进行学习,所以对孩子进行人品教育的前提是审视和完善自己的三观、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学习正确的育儿方式,为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二是以鼓励、奖赏、说教、惩罚等正负面激励配合交换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鼓励,取得成功时适当奖赏,犯下错误时适当惩罚,另外现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现象尤其严重特别是在隔代教育家庭中,当孩子孩子坚持要买一个东西时,尽管有些东西是不合理的,很多家长最后仍然满足了孩子,这会让孩子形成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的心理,甚至长大后孩子会形成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一定要得到,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分析孩子想要的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不防我们为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一是一项激励措施,二是让孩子知道幸福永远是自己争取来的,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需要为之付出努力;三就整个家庭那个氛围而言形成良好的家庭结构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是家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家长们应重新审视并探索正确的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是另一个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教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功能,而现在教育的天平严重倾向于“教学”,所以将人格教育思想植入到学校教学思想中是纠正儿童偏差行为的前提条件,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指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4。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建立操作化奖惩机制,为人格教育培养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再次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连接学生、家长、社工的枢纽作用,引入专业社工人才,集四位于一体共同为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努力,而在学校开展小组工作为行为偏差儿童进行团体辅导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以下笔者将着重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给出具体的建议。

团体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它是指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5。

实践证明,小组工作的方法对于儿童人格的培养确实行之有效,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社会工作专业本为舶来品,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必须“因地制宜”,这也是目前学者的共识即“社会工作本土化”,笔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解决矛盾适应新的需要的进程中取得的,因此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几点儿童人格培养小组工作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首先笔者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倾向于经验指导,许多社会工作者发出理论似乎与实践关系不大的感叹,而后我们又可以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依据,这一方面说明很多理论已经内化于心,另一方面又反射出社会工作者无法熟练驾驭社会工作理论的整体框架,因此笔者建议在每次开展活动前可以就想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理论支撑-活动设计-评估总结一整套方案设计的方式。

其次笔者强调“有限度弹性”。 社会工作强调“个别化”、“尊重”、“案主自决”,对于儿童来说强调个别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而这一点恰好是小组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他们的同质性而将他们归为某一类,正是如此笔者提出的“弹性”目的在于给予孩子们自由的、尊重的环境,充分激发其创造力,而对于“案主自决”这一点正是笔者提出“有限度”的原因,对于儿童来说,他的三观尚未成形,是非观没有发展成熟,因此社會工作者应该让案主、家长与老师一起为弹性设定一个限度,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打造一个安全而自由的环境。

再次注重社工权威的运用。社会工作者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定位“同行者”,即陪伴案主共同成长,这往往是我们在儿童工作中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我们以长者、老师、助人者甚至专家自居,从一开始便确立了不平等的关系,于是我们倾向于以身份压力向孩子们施压以显示我们的权威,而这样的权威似乎又与老师与家长无异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环境改善术”辅以“家长、老师式权威”,所谓环境改善即为小组营造一个规则清晰、奖惩有据、民主平等的环境,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小孩来说家长特别是老师拥有一种独特的权威,所以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有时需要这样的权威但它绝不是起主导作用。

最后儿童人格培养小组的发展离不开引导技巧的提升。人的行为方式受到思想的指引,而思想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就其本质来说儿童人格教育的目的便在于为儿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我们多通过游戏、故事、造句法等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工作者的目的,此时我们采取更多的方式是直接把其中的道理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作为最后“杀手锏”式的方法,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基于我们的活动、孩子身上发生的事件,努力找到引导的方向与线索,同时注重孩子的感受,通过追问、假设、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自己体会并说出其中的道理,从而使工作者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在他们心中刻下更深的烙印,而对于这一点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 M.Ryckman,《人格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5]刘梦,《小组工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
浅谈入格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先秦儒家与古希腊人格教育比较
课堂教学隐性价值对学生人格影响探析
人格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