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青海省新兴服务业发展建议
2017-08-12顾延生马桂芳
顾延生++++马桂芳
近年,青海省新兴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兴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GDP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消费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新兴服务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一、青海省“十三五”期间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新兴服务业是技术和知识相对密集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当今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服务业及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格局,也将对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青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新兴服务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兴服务业是各国各地区争相发展的焦点和热点
近年来,新兴服务业在科技及知识经济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壮大。新兴服务业在服务种类、服务方式、个性化程度等方面突破了原有的产业形态,已成为争相发展的焦点和热点。
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新兴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等国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发达国家科技服务机构种类繁多,组织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活动能力强,注重通过营造环境间接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市政府提出以巩固服务经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加速战略,大力推动商务、文化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着力构建产业适宜的发展环境,并努力协助企业培育人才。日本为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不断消除服务业相关的行业进入壁垒,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努力接轨国际市场。韩国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支持服务业发展,尤其对属于新兴服务业的中小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扩大减免税种,并增加特别税额扣除。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说明我国也非常重视新兴服务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青海发展新兴服务业是顺应国际国内大潮流的。
(二)新兴服务产业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用重大
新兴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其发达程度普遍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和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阶段的青海省来说,它的作用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内聚合力和对外辐射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东部城市群发展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青海经济社会科学、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变“输血”为“造血”,促进财政状况的改善;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畅通就业渠道,保障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丰富和拓展青海的地方文化特色,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和质量;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
(三)发展新兴服务业是青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服务业发展加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既对服务业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也为服务业创造了多领域的发展空间。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最富价值的部分,青海新兴服务业在各类产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主动顺应青海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制造业带动向依靠新兴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转变,将有力地促进青海服务业加快向各类产业渗透,不断催生大批新兴服务领域,使新兴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成为促进青海其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二、青海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青海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逐步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贡献显著增强。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5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0%。2014年比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加382.2亿元,2014年比2010年占全省生产总值增加了2.1个百分点。从2008—2013年,青海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了18个,从业人员增加了3371人。青海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二五”前四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服务功能得到加强。2010年信息、金融、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3.3%、14.4%、9.3%、9.2%,2014年信息、金融、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8%、18.3%、7.1%、6.3%。青海省信息、金融、商務服务、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三)就业贡献显著增强
2010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10.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6.0%;2014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28.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0.5%;四年新增就业17.9万人,大大地超过了全社会新增就业人员的9.6万人的水平,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三、青海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目前青海省服务业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新兴服务业不断出现,但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兴服务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GDP中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一)产业发展不规范,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目前,青海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普遍缺乏行业标准,一些服务市场尤其是关乎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服务业如电信、互联网金融等价格混乱、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无法辨析服务标准,更谈不上享受完整统一的服务。有的企业存在业务方向不明、市场定位不准、机构数量膨胀、单个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高素质人才匮乏
青海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网络技术的宽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网站数量,信息服务的商业化等方面都处于全国的后进地区,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新兴服务业从业人员不足,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缺少,导致产业发展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突出,這些都严重制约着青海新兴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制约新兴服务业发展
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新兴服务业也不例外。从外部环境看,青海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难以形成对新兴服务业的有效需求。2014年青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4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2014年,青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83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青海居全国倒数第3位,2014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青海居全国倒数第3位,远低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制约了消费能力,从而严重制约着新兴服务业发展。
四、青海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主要对策
目前,青海省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兴服务业是其他产业链延展、优化、升级的基础和保障,应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以做大总量、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龙头,全面培育提升新兴服务业。
(一)发展思路
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就服务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大力促进高原旅游业,新兴服务业与文化名省建设的政策措施。立足经济新常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四区两带一线”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多元文化创意扶持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体系建设。以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的战略举措,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新兴服务业区域平台,重点培育各类新兴业态,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推动青海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二)对策建议
1.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青海要实现新兴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平台。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要增强民众的积极性和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与帮扶作用,实现服务模式创新。运用文化创意并借助网络经营、电子商务等方式打造品牌,通过完善经营机制,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青海新兴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以法律为准绳,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再次,完善价格机制,减少政府定价,确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拓展发展领域达到一举多赢。
2.加强新兴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新兴服务业是知识密度高的产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为此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保护已有的优秀人才,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二是,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加大对新兴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引才、用才的主体。三是,有计划地引导高校和中职增设紧缺的新兴服务业专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教育,完善新兴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
3.以文化消费为新的增长点,提升生活服务业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孕育巨大空间。促进文化消费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所以,因地制宜,从城、乡不同区域群众的需求出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市场为主导,整合资源,将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与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以更高的起点提升全省的生活服务业水平。
4.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提升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依托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服务等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着力推进云计算等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和物流,以及支付、融资等服务协同发展。鼓励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骨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作者分别单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