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对比分析*

2017-08-12潘隆应

福建林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尤溪种子园林龄

潘隆应

(福建省将乐县国营苗圃,福建 将乐,353300)

不同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对比分析*

潘隆应

(福建省将乐县国营苗圃,福建 将乐,353300)

利用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开展造林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第三代良种早期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参试良种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早期生长差异显著;6a林龄时,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树高均值分别为5.86m、5.41m和5.47m,胸径均值分别为7.45cm、7.48cm和6.96cm,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达到0.0170m3、0.0155m3和0.0133m3;多重比较表明,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在将乐较华桥三代生长优良,特别是单株立木材积分别比华桥三代大27.82%和16.54%。同时,初步研究了参试良种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华桥三代、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相比,对年均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

因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泛、适生区域较广等特点,杉木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福建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林产区,对杉木的栽培种植与研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对其遗传改良研究一直处于全国较领先的水平[1-3]。近年来,福建省在杉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4-7],选择出了一大批高增益的优良品种[8-13]。因此,福建省在杉木良种推广应用中,更注重适地、适品种原则。如张运根[14]分析了杉木无性系和第2代种子园良种林分2a林龄时的树高生长,认为参试品种适应性和早期生长具有一致性,参试品种均适宜在将乐县栽植。张建金[15]在光泽县对比分析了杉木第三代和1.5代种子园良种林分3a林龄时的生长,认为第三代种子园良种生长显著优于1.5代种子园良种。范金妹[16]分析了杉木第三代和2.5代种子园良种林分3a林龄时的树高生长,发现在泰宁县第三代种子园良种幼林期树高生长较第2.5代种子园良种迅速。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幼林期生长均较第二代及以下种子园良种好。但鲜见第三代改良水平内,不同种子园良种生长比较分析。将乐县作为杉木中心产区[17],立地、气候等条件适宜杉木生长,有利于杉木第三代良种发挥生长潜力。鉴于此,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利用3个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种子培育的苗木营建了对比试验林,研究不同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在将乐县的生长情况,为该区域第三代良种选用提供参考,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邓坊采育场30林班7大班1小班,东径117°32′,北纬26°47′,海拔175~233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无霜期295d,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2%,年平均降水量为1698.2mm。山地红壤,立地质量等级II级。前茬为杉木人工纯林。

1.2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和光泽华桥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种子。良种审定编号分别为闽S-CSO(3)-CL-016-2013、闽S-CSO(3)-CL-023-2013和闽S-CSO(3)-CL-013-2013。试验中参试品种分别简称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和华桥三代,试验苗木由将乐国有林场培育,2010年1月大田播种育苗。

1.3 试验方法

炼山、清杂堆烧后挖明穴回表土整地、挖定植穴,每穴施过磷酸钙0.5kg为基肥。田间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0.13hm2。2011年1月造林,初植密度3000株·hm-2,根据杉木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17]抚育管理。2011年11月在每个小区中设置1个20m×20m(400m2)样地。每年底调查每个样地中每木的胸径和树高,根据树高、胸径估算单株的立木材积:V=0.00005877042D1.9699831H0.89646157。式中:V为单株立木材积(m3),D为胸径(cm),H为树高(m)。

2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间生长差异分析

表1列出了试验林4—6a时各品种及试验林平均生长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6a林龄时,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和试验林树高均值分别为5.86m、5.41m、5.47m和5.58m,胸径均值分别为7.45cm、7.48cm、6.96cm和7.30cm,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为0.0170m3、0.0155m3、0.0133m3和0.0153m3。从试验林总体上来看,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多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8.97%、22.63%和59.49%,与已有的文献报道相符[14-16],符合杉木实生苗林分生长规律。而参试品种间,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的树高在单株水平上的多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78%和20.36%,较华桥三代的14.78%大,同理其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多年平均变异系数均较华桥的大,表明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生长在单株间的分化程度大于华桥三代。

表1 不同品种平均生长

表2列出了参试品种4—6a林龄时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品种间树高在各年度中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胸径仅在6a林龄时达到极显著差异,单株立木材积在5—6a林龄时达到极显著差异,表明参试品种在生长上,特别是5a林龄以后差异是显著的。重复、重复与品种交互作用差异均达极显著,表明立地条件以及立地条件与品种的交互作用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为了选用试验区域最适宜的品种,对试验林6a生时的各品种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进行LSD多重比较[16]。分别以1、2、3表示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和华桥三代,令Ⅹi、Ⅹj(i,j=1,2,3;i≠j)表示任两个品种均值,求其均值差绝对值,结果见表3。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6a林龄时树高生长排序为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不显著),其中尤溪三代较官庄三代大8.32%,较华桥三代大7.13%。胸径生长排序为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其中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分别较华桥三代大7.32%和7.77%。单株立木材积生长排序为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其中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分别较华桥三代大27.82%和16.54%。综合来看,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在试验区域生长较华桥三代优良。

表2 不同品种间生长方差分析

表3 不同品种间生长LSD多重比较

2.2 树高连年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图1为参试品种造林后第2a开始,5个年度树高连年生长量锥形图。从图1可知,各品种树高连年生长量均随着林龄增大而减小,林龄6a时,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和华桥三代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645m、0.592m和0.507m。表4列出了各品种连年树高生长量与各年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年均日照时数、年最高温、年最低温和年霜期(d)的相关系数。从表4可知,在主要气象因子中,年均温与树高连年生长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在杉木中心产区,过高的年均温反而不利于杉木生长,这与杉木喜温暖湿润、不耐湿热的生长习性相符[18]。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年均温的相关系数均为-0.975,相关性小于华桥三代与年均温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92),也即华桥三代与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相比,在试验区域对年均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图1 参试品种树高连年生长量均值

3小结与讨论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目前在福建省林业生产中已具有较高的普及率,将逐步成为主要造林良种。鉴于福建省目前投产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已达10余个,各地对适宜的第三代种子园种子选用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从报道看,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量均优于第二代及以下种子园良种,为杉木第三代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但在不同的报道中,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最适宜第三代良种[14-16]。

表4 不同品种树高连年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相关系数

本研究利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和光泽华桥国有林场的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开展造林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杉木第三代良种在将乐县的早期生长情况。6a林龄时,尤溪三代、官庄三代、华桥三代树高均值分别为5.86m、5.41m和5.47m,分别比杉木速生丰产林中心产区Ⅱ立地级中径材生长量指标(3.7m)大58.38%、46.22%和47.84%。胸径均值分别为7.45cm、7.48cm和6.96cm,分别比杉木速生丰产林中心产区Ⅱ立地级中径材生长量指标(5.6cm)大58.38%、46.22%和47.84%。而单株立木材积均值分别达到0.0170m3、0.0155m3和0.0133m3。各年度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良种生长量具有显著的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在将乐区域较华桥三代生长优良。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温与树高连年生长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华桥三代与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相比,对年均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这在杉木第三代良种推广应用中值得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尤溪三代和官庄三代种子园均地处三明地区(闽中区域),而华桥三代种子园地处南平地区(闽北地区)所致,具体原因以及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本研究仅分析了试验林6a林龄时的生长数据,为杉木第三代良种选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俞新妥.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1):86-95.

[2]郑仁华,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与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7.

[3]李宝银.福建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01,15(3):33-35.

[4]郑仁华.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遗传型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8-12.

[5]翁玉榛.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5-18.

[6]杨跃霖.杉木第二代种子园亲本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4.

[7]李林源.杉木第二代种子园无性系产量选择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9,26(4):53-57.

[8]陈岳武,阮益初,陈世彬,等.杉木十一个产地的遗传变异[J].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0(4):35-45.

[9]施季森,翁玉榛,刘大林.杉木生长与材性联合遗传改良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7(1):1-8.

[10]孙成志,谢国恩,李平.杉木地理种源材性变异及建筑材优良种源评估[J].林业科学,1993,29(5):429-437.

[11]王朝晖,江泽慧,任海青.杉木定向培育造纸材地理种源选择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1998,16(1):85-87.[12]洪菊生,陈伯望.杉木优良种源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1994,7(专):1-25.

[13]陈代喜.杉木遗传测定的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1994(2):65-71.

[14]张运根.杉木不同优良品种早期生长对比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4):22-25.

[15]张建金.杉木3代种子园良种与1.5代种子园良种营建林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17):102-103.

[16]范金妹.杉木良种幼林树高比较分析[J].福建林业,2016(3):43-45.

[17]DB35/T518-2003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S].福州: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

[18]吴中伦主编.杉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罗美娟

S791.27

A

1003-4382(2017)04-0027-04

2017-03-03

2017-03-25

福建省林业科研项目“杉木第四代育种及良种高效繁育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研究任务“杉木高值装饰材密度与树体调控关键技术研究”(2016YFD0600303-02);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五期项目“杉木第四代育种研究与应用”。

潘隆应(1971—),男,福建古田人,工程师,从事苗木培育与营林工作。

猜你喜欢

尤溪种子园林龄
杉木胸径性状遗传参数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浅谈山西省林木种子园建设思路
檫树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尤溪三景
闽中有尤溪 岁寒出金柑
尤溪:以控费红利换改革成效
美丽的尤溪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