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富县熏画地域文化分析

2017-08-11张珂

世界家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寓意民俗剪纸

摘 要:富县熏画是陕西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古老的制作工艺、独特民俗和独特的传承方式是其它地区不多见的。熏画的审美观念,揭示了陕北熏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地域性最鲜明和内容最丰富的民俗美术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诉求,是民间文化和艺术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民俗艺术。

关键词:地域;熏画;剪纸;文化

陕北富县熏画,来源于熏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利用剪纸艺术结合自己的实用需求派生出来的装饰艺术,和剪纸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是过去民间妇女保存剪纸花样的一种方法,它和剪纸的区别在于将剪、熏、绘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民间艺术表现语言,其表现效果更为丰富、艳丽,蕴藏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1.熏画的民间功能

1.1实用功能

富县熏画的创造是一种大众化和应用广泛的民间艺术,在陕北地区熏画的实用功能远远大于其审美功能和民俗功能,实用功能约定成俗是第一位,最初是为了保留好的剪纸熏样,以备后用,后来演化为人们装饰碗架、美化家庭、防尘卫生的生活装饰品,目的是以民众自用、自我欣赏为主。现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工艺装饰品。就像呈复旺先生所说“功利先于审美,审美源于功利”一样。

1.2民俗功能

熏画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民俗为熏画提供了素材,熏画被民俗活动所用,不同的民俗活动,民间艺人创作了各种各样熏画。每当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妇女便聚在一起,剪得剪,熏得熏,異常热闹。例如,节日风俗,每当到春节时期,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打扫,制作色彩鲜艳的熏画,装饰碗架,增加节日的气氛。有人生礼仪的民俗功能,例如哪家孩子诞生,为了庆祝新生命的降临,要装饰房间也会制作熏画,熏画的具有没有的寓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驱除灾难。还有民间巫术信仰的媒介物作用,在不同的时令节日,会熏制一些神灵的形象,进行跪拜,达到阴阳两界之间的沟通,让神灵保佑全家的幸福安康。这些熏画的民俗功能构成了陕北地区的习俗和人文心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1.3审美功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由于自然条件,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的不同,富县熏画呈现了与众不同的民间风貌。陕北富县熏画的民间审美意识与整个民间社会背景、文化观念长期保持了一种交融渗透、浑然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审美上满足了民众驱邪纳福的心理需要,承载了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在题材上选择大众熟悉的祥瑞题材,用一种寓意性的夸张手法来表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寓意、象征、符号性的表现手法是陕北地区民间文化特有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审美对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

2.熏画的文化内涵

2.1繁衍文化

繁衍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延续,所以生存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也是民间美术的基本文化内涵。人生下来就是要生存下去,都希望长寿,但是人类从生到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寄希望于死后得到永生,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长续,万世不殆。“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是人类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的哲学升华,即阴阳相合才能繁衍人类万物。为了表现人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生殖的渴求、对多子多孙的向往,在传统熏画中多用动物、植物的形象,表现生命崇拜。如“鱼串莲”、“石榴牡丹”、“娥扑瓜”,表现“男女情爱和多子多福”的寓意,如“抓髻娃娃、一手抓太阳(偶男)一手抓月亮(偶女)”寓意阴阳结合产生人类。有“鱼戏莲”、“鱼穿莲”等纹样,表示祈求多生儿女之意。例如李钟琴的熏画《事事如意》,以两个柿子与玉如意的实物组合,代替生生不息内容的原生态文化符号。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寓意,体现了人类早期阴阳观念和繁衍文化。

2.2吉祥文化

吉祥,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也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因此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追求吉祥。吉祥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间艺人将自身趋吉避凶、追求祥瑞富足的愿望凭借艺术语言移情于物,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体现了熏画吉祥文化的延伸和表现,画中的“以像寓意”,就是把多种物像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美好愿望。例如,《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据记载,鹤即“玄鸟”,被视为长寿的鸟,鹿称为“候兽”,鹿与禄同音,因此鹿与鹤在一起有福禄长寿之意。在过去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熏画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除了造型本体的寓意之外,在空白处还广泛使用其它祥瑞的纹饰,如:回纹、墙边纹、万字纹、方胜纹和钱文等吉祥纹样装饰,其目的迎合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心理。

2.3神灵文化

神灵文化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巫术观念,自古以来,驱鬼避灾便是中国民间极为普及的巫术活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春节是人们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活动,在农村,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三要祭灶,就要剪、熏灶王爷形象,色彩以红火、喜庆、大吉大利为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贴在碗架云上,求得一年平安。还要买来糖瓜敬献,沾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们说坏话,熏画灶王爷,主要是体现灶王神的功能,居守家室,保护人们生活。正如《陕西省志·民俗志》记载: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祭灶节日,人们将屋内打扫干净,给灶王神献上饼、糖,点烛焚香,隆重供奉,让灶王神保佑全家健康幸福。有的还根据家庭不同需要制作“福神”、“禄神”、“寿神”、“喜神”等民俗神灵。这些都是熏画的巫术表现载体,反映出劳动人民追求平安幸福、远离灾难的美好愿望。

3.结语

富县熏画是陕北地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朵艺术之花,是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生活、心理需要而创造的装饰艺术,带给人们一定的实用和审美愉悦,体现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意识以及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美术研究,2003(3)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5

[3]靳之林.抓髻娃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4]程征.中国民间美术全集「M].剪纸卷「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介绍

张珂,女,1982.3,讲师,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要研究环境设计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寓意民俗剪纸
大嘴蛙学剪纸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