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

2017-08-11朱双虎

世界家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配置园林生态

朱双虎

摘 要: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生态;配置

1 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主要作用

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主要具有以下这几种功能:环境功能、建造功能以及观赏功能。植物配置中的环境功能主要是指生态园林环境中植物可以影响空气的质量、预防水土流失以及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建造功能主要是指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中组织和限制空间,涉及植物的形态、大小、通透性以及密封性的特点。建造功能主要表現在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任意一个平面,形成半敞开空间、敞开空间、安全封闭空间以及覆盖空间;观赏功能是由于植物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色彩等特征的功能充当生态园林景观中主要的实现焦点,植物由于外在的一、特征进一步发挥着观赏的功能。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通常可以利用植物来实现遮挡不美观的植物或者是护坡构成的障景。障景的效果按照生态园林设计中景观的要求可以设定,倘若使用不通透思维生态景观植物,可以完全的屏障视线,生态园林设计人员首先要研究分析的是站在观赏者的角度、障碍物的高度、以及观赏者的位置和植物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其次是还要充分的考虑受到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由于季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造成生态植物形成不同效果的障景。

2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

2.1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2调和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感受到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2.3均衡的原则: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如色彩浓重、数量繁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那么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数量较少、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2.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一定的韵律感变化会让人在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人如走在画中,心情自然倍感惬意。

3 植物配置方式

3.1 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丛植。1个树丛由3~5株同种或8~9株异种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作主景、配景、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群植。以2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

(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2 规则式配置

(1)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2)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3)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4)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5)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6)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成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4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4.1 对比与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比较适合。

4.2 动势与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1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4.3 起伏与韵律

韵律有2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

4.4 层次与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5 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一定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为植物配置基础的条件下,还应该进一步的遵循美学原理。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该和文化性、经济性以及知识性等内容相互结合,不断的扩大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以及功能的外延和内涵,充分的发挥整体的功能性并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梁彦兰,张云华.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3

[2] 尚书,陈宪章,谢亚红等.秦岭植物在西安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2

[3] 闫红梅,高校生态校园植物配置概念设计―― 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

(作者单位:南京中臻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配置园林生态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