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感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08-11黎倩
摘 要: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的“感官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儿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让学生耳、眼、手等感官一起协调调动起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等能力,同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有效地运用。
关键词:蒙台梭利 感官教学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运用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倾其毕生精力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感官教育或称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她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敏锐的感官,进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与判断的习惯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促进学生感觉机能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养成学生集中注意的习惯、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在蒙氏教育理念中,教师起协助启导作用,不再是“自以为是”地“教”,而是一种“不教”的教育,即教师从旁适时地给予学生协助与引导,培养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可见,其中的感官教学法的目的正是切实体现了蒙氏教育的整体理念。这些教育理念与当下的教育要求不谋而合。当下教育追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用心感受,体会到语文之美。
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尽管蒙台梭利感官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儿童教育心理所强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感官教学法的理念,注重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同样显得必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感官刺激中自我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感官教学法认为:视觉优势、听觉优势、动觉优势等个人的生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感知觉等,能够激发、刺激学生所有的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通道,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1]根据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去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从而在一次次的感官刺激中激起并保持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7]时,对通感手法的理解与掌握是“知识目标”里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文中那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明明是嗅觉却偏偏写成了听觉的感受,对第一次接触通感手法的学生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不求甚解”的学生甚至会直接把它当病句了事。我们可以先跳开这个复杂的句子,请个学生唱支歌(歌声要轻柔或柔软),然后让学生填一个字来形容歌声:“她的歌声真——(美、甜、酥……)”然后讲解:动听的声音给人以“美”的感受、轻柔的声音给人以“甜”感受、柔软的声音给人以“酥”的感觉……。可见人的感觉是可以相通的。以这种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也可以拿几颗梅子到课堂上给学生看看,学生看到梅子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咽口水,因为此时学生的“视觉”“嗅觉”“味觉”都集中于梅子这一事物中,以“望梅止渴就是最典型的通感”来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这种通过直接刺激学生眼、耳、鼻、喉等感官,并使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相互联系、彼此沟通的感官教学法让学生在满满的兴趣里轻松理解了“通感”,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复杂的全面的艺术享受。再比如里面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一句,就可以从“田田”入手来分析荷叶的特点,“田田”从字音上好理解、字义上稍难,于是我将“田田”二字画出来,为何说是画出来?怎么画?我们只需将方块字的线条转化得更圆润柔和一些,“田田”二字一画出来俨然一片一片荷叶相连,在这种可视化画面的感官刺激下,“‘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便不言而喻了。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眼、耳、鼻、嘴、肢体等各种器官,或许,让学生回到最原始的感知方法,通过对自身器官的操作体验,反而会获取更多。并且,在学生眼、耳、鼻、嘴、肢体等各种器官被调动起来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也被带动起来,从而认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然就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官延伸中自我发现,促进生动求知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2]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感官,能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根据这一论述,结合感官教学法的理念,我们认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延伸学生的感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学习《祝福》(必修3),在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时,就可以剪辑电影或戏剧表演《祥林嫂》中的祥林嫂三次不同的肖像描写,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去分析[3],更细化地,甚至还可以将文中几次描写祥林嫂眼睛的部分对应地找出影片中的片段,将其用特写式的镜头表现出来,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此放大化的镜头在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的同时也促使学生自觉地去细化地比较、分析,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对感官的冲击下发现祥林嫂每次眼睛的变化都与其不幸的遭遇有关,那么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慢慢绝望乃至死去的更为深刻的意义也就很容易把握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或电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知识容量、延伸学生的感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使用多媒体介入调动各种感官的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把握好尺度。比如在学习《项羽之死》(选修5)之后,可播放电影《虞姬项羽之死》之“项羽之死”的片段,短短几分钟,在学生眼观、耳听的同时必将引发学生将自己对项羽的理解及电影中的人物做一个对比性的思考,自己去发现一些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把握好放映时间、内容的度,分清主次,否则就变成纯粹的电影观摩了,并且,要选择放在最后,这样,比起一开始就播放吊着学生的胃口甚至起着一个先入为主的反作用的运用要好得多。
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手眼耳和大脑并用集中思考,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让学生在思考中自我发现,它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这也正是蒙台梭利感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三、在感官游戲中自我学习,体现快乐自主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实际上即相对于“他主”“被动”而言的,这是对学生的一个要求,更是对老师的一个要求。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快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快乐中自我发展,轻松学习呢?我们认为通过感官,甚至是感官游戏来寓教于乐,是让学生产生主动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正是蒙台梭利感官教学法中的重要理念。
比如高三第一轮总复习时,学生压力很大,对语文的学习有所忽视,语文课堂上“养精蓄锐”或是“沉醉于物理不知归路”的比比皆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常常使用多感官的游戏化教学来“拉回”他们。比如在复习《词语——近义词辨析》时,笔者就用“你划我猜”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先分别用自荐、推荐、抽取的方式选取两男、一男一女、两女三组学生,然后第一组上台,相对而立(一个背对黑板,一个面对黑板),PPT展示第一组词语,面对黑板的人可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做动作比划或解释这个词的意思等,但绝不能说出这个词中任何一个字眼)来让搭档猜出每个词,但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完整组词语,第二、三组依然。但这三组词语中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性,即三组词为近义词。所以第一组给第二组提供了机遇亦或挑战,第三组在此基础上则遇到了更大的机遇或挑战。底下的同学兴奋不已,甚至“皇帝不急太监急”,比如在猜“觉醒”这个词时表演者迟迟表达不出来,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底下有些同学机智地闭着眼睛把头偏枕在合拢的双手上做出睡觉的样子来拆字表达,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兀自在那比划或思考,紧张、刺激、笑声迭迭。同学们很自然地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到了很多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再适时地补充一些规律性的理论知识,然后再通过课后练习去强化巩固。这种通过调动学生多感官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比起填鸭式地把如何辨析近义词的理论知识直接“喂”给孩子们要易于接受也容易消化得多。
当然,“教无定法”,感官游戏只是其中的一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之法特别要注意适度,毕竟学生已经是心智逐渐成熟的时期了,教师更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快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自主,轻松学习。
四、在感官体验中自我发展,提升语文素养
叶圣陶特别强调“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4]然而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是注重了“读”而忽略了“写”就是注重了“写”而忽略了“说”,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造成了阻碍。为此,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巧妙地将读写听说等有机结合,让听说读写教学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首先,充实感官,激发听觉,强化“听”。学生乐于听、听得懂、善于听,才能有效感知信息、理解语言、吸收知识,从而丰富内心认知,掌握语言交流技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情与文本特点,创造机会,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听觉,充实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听”的能力。比如《雷雨》(必修4),它有着戏剧特有的个性化的语言及丰富的潜台词,如鲁侍萍的那句:“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所以在学习时就要训练我们的学生不但要学会听,还要善于听,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人物过于激动而停顿那就大大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同时表达效果也大打折扣了。诸如戏剧、小说此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课堂剧,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听觉,强化“听”,让学生乐于听,也听得懂、善于听。
其次,模拟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创设一个有激情的、和谐的、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学会说。比如在高一入学时发现学生不太爱背书,结合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特点,于是笔者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一个辩论赛,将全班分为两个阵营,以“死记硬背”与“理解记忆” 为正反方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地“看”表情、认真精细地“听”破绽中,在紧张刺激的压力下,在视觉听觉压觉等感官刺激下激发学生敢于说、乐于说,更学会如何更好地“说”。
语文中的表达除了上述的“听”和“说”之外,还涉及到一个“写”的问题。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写。而“写”在我们语文学习中占的比例相当大。学生们则一直害怕写作文。其实“如何写”“写什么”最后还是要落到“为什么要写”上,若有了要写的欲望,前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比如关于写“雪”景的作文课完全可以让学生到窗前静静地看看雪花飘落,伸手去摸一摸,听雪花落下或踩踏在雪上的声音,甚至可以到操场上去打打雪仗,然后再去写自己的感受,就像卢梭的《爱弥儿》里所说的服从自然,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5]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总是如此“放养”,但我们可以教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平日里自己去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并记录自己的感官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这在无形中已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正如人们常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也需要调动感官体验。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初读时我们需完成读准字音读懂字意的目标,那我们只需学生用眼睛去看、动手去查阅、而后用心去初步感知就可以了;再读诗歌时,我们要达成读懂大意把握内容的目标,那就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动耳朵去听老师讲解、动脑子去想了;三读诗歌时,我们要实现读出意韵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加以想象,在想象中调动多种感官来复原画面,融“我”入境,情境合一,从而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说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如听唱结合、看说结合、读写结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在感官审美中自我教育,实现语文美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语文教学是无法脱离审美教育的,它主要是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美、体验美并引导学生用最原生态的感官体验的方式直观地领略文本的美。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必修4)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真实的感官去体验文字中的每一个意象,从文字中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看到传情的旧雁、满地堆积的黄花、绵绵不断的雨丝、被雨打过的梧桐、冰凉的孤窗;通过听觉可以听到雨打梧桐的声音、晚风急促的声音;通过嗅觉可以闻到淡淡的酒香。再让学生在初步的感官体验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并且比第一次更精准、更有画面感,在这样的描述中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诗词的意境美,也很容易感受到当时女词人处于一个怎样的情境中,而词人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受更是让人为之惊叹为之动容。在这样一种构建画面、还原文本情景的感官体验的过程中,达到融“我”入景、“情感共振”的艺术境界,实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从而也实现了较好的美学体验。当然美育的內容很丰富,若从思想品德、精神或人格层面的“美”来说,语文教学也承担着重任,比如《短文三篇》(必修4)里所选的三篇短文都是以对学生思想、精神和人格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又比如在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必修4)时,文本着重节选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申开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最感动的一个细节或自己让父母最感动的一件小事,或者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去给妈妈剪一次脚趾甲、给爸爸拔一次白头发、早起偷偷地给父母做一次早餐……,然后将父母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这不失为一次很好的练笔机会,更是在无形中达到了让孩子去自我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少地取代学生去体验然后把你的感受直接告诉他们,而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真实的感官去体验文字符号后面的每一个深刻的意义,在这种直接的、直观的感官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以上只是笔者对蒙台梭利感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些体会,要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孩童,更好地总结理论,更好地去把理论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条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李俊丽:《调动学生多元感官,打造趣味语文课堂》,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王慧:《运用多种感官在快乐中学语文》,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5期。
[4]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卢梭:《爱弥儿》,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6]张万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以下所举例子皆为人教版高中语文。
(黎倩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