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鉴赏论看译者主体性
2017-08-11邓卓
摘 要: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主要形式,能够通过读者的参与来感悟作品的价值。而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并体会需要翻译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翻译。作品《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国内目前存在两个汉译的版本,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译者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背景,因此在表现和创作译文时都加入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独特理解。因此译文之间的内容表现各不相同,这也说明了译者在对作品进行文学鉴赏的阶段就已表现出了其自身具有的主体性。
关键词:文学;鉴赏论;译者;主体性
作者简介:邓卓,女,吉林长春人,1995年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2
引言:
随着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对于文章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性的作用的关注度也就越多。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也受到了对应的关注[1]。研究单纯地从译文的文字层面出发,进而深入到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章的全方面因素的讨论。以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因此它能够具备主体应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一、文学鉴赏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并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而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我们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对文学鉴赏的意义的界定表述主要是说文学鉴赏在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的一种兼具审美的认识活动。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可以通过文字,来了解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等内容,从而因文字表述对其产生相应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文字的表述来感受文章内容的美感,进而领会文学作品中所要展现的思想内容。这种由浅及深的变化过程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的过程。也可以是说文学鉴赏是一种从感知到情感变化的具体反应。要满足文学鉴赏这种精神活动的要求,要求作品本身就具有可供欣赏的美。同时,鉴赏活动还受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主体的影响和制约。这个时候文学作品通常作为文学鉴赏的客体。而一部文学作品,它首先必须要成为阅读的对象,进而才能够在读者的作用下成为鉴赏的对象[2]。在开展文学鉴赏的过程中,读者更加注重对于作品审美功能的实现。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作为主体来对原作进行阅读和鉴赏的,通过对作品内容以及富有的情感内容的理解。进而将其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并对原文中所表现的生活以及作者在文中对于生活的审美及评价进行再现。同时,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时隐时现地表现出自己对于原作品的理解以及审美的评价。
二、译者的主体性表现
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动的对文章进行翻译,并以文章的原本意图作为前提,进而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目的就在于将文章进行语言转化。因此,不管译文对象的作者在其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的表现生活、展现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官和感受。但对于译者来讲,他只能先将自己放在一个普通阅读者的位置,一步一步地对作品进行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去感受作者使用文字想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以及他想要通过文字再现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对于生活的审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同于其他的阅读者,因为它在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对文字信息的语言转化。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加入自己对于原创作品的审美评价。
(一)鉴赏对象选择的自由性。
《飘》具有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译者分别是傅东华以及李美华。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两位充分地展现了对鉴赏对象进行自由的选择。在傅东华的译文中,他介绍了在进行翻译的背景:此时的傅东华所处的年代正是1940年的上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译者面临着内忧和外患的雙重压力。即便如此,译者自身也充分地展现了其选择作品的自由性。相对于傅东华先生,李美华所处的环境就好很多,她所翻译的《飘》第一版的出版时间是在2000年。这时的中国发展的环境相对稳定。并且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推动下,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因此译者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进行文学鉴赏的对象。所以译者在序中提到“作品中女主人公所展现的性格能够给予读者以鼓舞的动力。”这种意识的展现符合任何一个时代[3]。因此能够得出,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选择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自由性,并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
(二)对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再现以及创造
文学作品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加入一些独特的艺术形象。而译者在对作品进行鉴赏时,应当充分的对这些形象进行解读。同时,译者还应当在进行语言转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对这些艺术形象的审美评价。简单地来说,就是作为阅读者的译者或在作品中逐渐渗入自己对于阅读对象的诠释内容。因此,阅读不会是客观的,而文学鉴赏则更不会表现出客观性。
作者玛格雷特在文中塑造了郝思嘉、卫希里以及眉兰等人物形象。然而在不同的版本的译文中,译者加入了自己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解读,从而使两个版本的人物形象表现相异。尽管原作品相同,但两部译文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以郝思嘉在作品中的性格描述作以说明:
At sixteen, thanks to Mammy and Ellen, she looked sweet, charming and giddy, but she was, in reality, self-willed, vain and obstinate.
通过对两位译者译文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译者李在翻译“self-willed, vain and obstinate.”这句英文内容时,选用“任性、虚荣、个性强硬”等词语,而傅的译文中则选用了“刚愎、执拗、爱慕虚荣”之类的词语,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傅对郝思嘉的性格描述相对于李其所具有的负面因素更多。通过对序文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译者所存在的环境的不同,因此在译文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的解读方式[4]。
由此可见,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尽力地在进行原文内容的再现与创作。然而由于不可避免的主体性的作用,即使是作品中的同一形象,也可能会因为译者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的解读。
(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译者在对翻译对象进行原文阅读时,在解读信息,产生审美评价时很难有效地避免其自身主体性的作用力。这是由于译者的思想受到自己所接受的文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译文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傅东华先生以及李美华女士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导致其对于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理解产生差异,同时还由于两位译者的性别不同,因此进行翻译的视角也有所不同。傅先生将《飘》定义为一部具有低级趣味的爱情故事,因此读者在读他这个版本的译文时感觉更像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李先生对于《飘》的定义则是一部发生在美国内战时期的爱情罗曼史,同时由于作者自身女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更多地突出女主人公女的性格特点,同时弱化了郝思嘉对于儿女情长的形象审美评价,将女主放入到了整个历史的大背景中。希望能够通过译文来展现郝思嘉勇敢面对现实与困难抗争的精神。
三、结束语
同样是由玛格丽特创作的,但由于译者对于原文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对内容的阐释,因此所翻译的译文各不相同,且文中所展现的艺术形象也不同。因而,可见译者在对原文所具有的审美意识以及创造性方面的自主性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夏艳,刘书梅.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主体性——以《飘》汉译本为例[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04):56-58.
[2]郭蕾.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对儿童语言学习的补偿作用——以《绿山墙的安妮》两个汉译本的比较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263-264.
[3]刘书梅,童晓燕.从文学鉴赏论看译者主体性——以《飘》汉译本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12-115.
[4]王玉峰,席文林.理论著作翻译中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可能因素——以《文学理论导论》的两个汉译本的变化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