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的篆刻艺术
2017-08-11苏剑秋
苏剑秋
篆刻艺术虽是方寸之间,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
张屏山是圈内公认的热心人。他的热情缘于他的好玩,他的好玩往往又在于他对篆刻艺术的那股孜孜以求的追求。同时他也是一个内心落寞的人。落寞的人内心又往往是巨大的,内心巨大的他又是支撑其对篆刻艺术研习的一个节点。所有的热心热情好玩追求统统聚焦在这个点上而闪闪发光。
中国篆刻艺术的兴盛,特别是近百年左右的印人在时代面前所展现的风采,高潮迭起。以赵之谦、吴昌硕等为领军人物的海派风声水起,着实为后人撑起一片蓝天白云。张屏山活在了好时光,至于他什么时候对篆刻发生了兴趣显然已经不重要了。只知道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拿过各类篆刻艺术大奖。那时对他而言,除了爱好兴趣大增,好像别的没有什么了。于是,一到空余时间就往江阴路石头市场跑,淘一些价格便宜又能试刀的石材苦练基本功,何乐而不为呢?人在旅途,屏山的幸运,同他的好学不无关联,他的幸运更是在适时遇到了恩师,至今他还若有所思道:“运道好啊!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习篆刻路要正,跟着韩先生学艺,心胸路宽,的确让屏山获益匪浅。从此,踏上一条令人羡慕的艺术通途。”
屏山曾经与我讲起一段往事,那是上世纪八十年初,他与老师一起参加一个笔会,好像是在友谊商店,临时决定一批学生分别为媒体记者及名人即时作名章一枚,而且是以抽签为准。一下子把他急坏了,因为他没想到,也没有带刀具。脑子一闪,随手从地上捡了枚钉子,镇定篆写,就用钉子直接在石头印面篆刻,一刀一笔,待完成后,其他人并不知道他是用钉子完成的。作品不仅得到同行老师的赞许,还获得了记者们的一致好评。这也是另一种启发,是一次全新的学习过程。
就在张屏山篆刻艺术如日中天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远赴日本留学。一个重新开始的机遇,后来却整整影响他几十年。在日本还是与篆刻艺术结缘,看看清晚期和民國初大家的真迹,边学习边打工,日子过得清淡而充实,为日本友人篆刻既是继续学习的过程,又可补贴生活零用,更为他回国发展打下了基础。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生活在当下,人心思进。尤其是艺术领域,蓬勃向上。屏山深知做人的道理,他很忙,为艺术穿针引线,有朋友戏称他为社会活动家,有道理。因为他是一个热情的人。在书协他忙里忙外,为展览为新人,经常忙至深夜,才想起别人托的印还未完成,那就操刀至凌晨时分吧!篆刻艺术虽是方寸之间,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屏山讲心应静下来才能有所发展和提高,才能收获成功。是他多年游艺历练的结晶。
张屏山的篆刻作品,除了参加各种大型展览外,经常在各大报纸或艺术杂志刊登,一路走来,有兴奋有辛苦。无论如何他的付出是值得的。还想说的是,人生道路的跌宕,代表着各个时期的心境。屏山的路途并不平坦,从早年到日本发展,到今的思绪成熟,在篆刻艺术中的众多领悟,方寸之间的激情把握,特别是文字句子的理解深度,突显出儒雅韵律,不见浮躁褪尽火气,得到的是平稳含蓄,印面款式落落大方,赏之有沁心悦人之感。他的热心、他的热情、他的忙碌、他的落寞、他的篆刻,统统融合在他整个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合体中了。
屏山就是这样一个忙而快乐着的人。